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德州市夏津縣立群中學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18 11: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 1.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現象與其實例不符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2.生物圈之所以適于生物生存,是因為它具備了大多數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這些基本條件除了陽光、水分,還包括下列哪一些基本條件(  )
            ①適宜的溫度
            ②穩定的營養供給
            ③土壤
            ④其他生物
            ⑤空氣

            組卷:84引用:4難度:0.6
          • 3.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對照實驗:選取一定數量的黃粉蟲平均分為兩組,A組喂麥麩,B組喂泡沫塑料。多次實驗后,發現兩組黃粉蟲體重都增加,B組黃粉蟲吃塑料現象明顯且蟲糞中未消化的塑料成分極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63引用:25難度:0.6
          • 4.下面①-⑤是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時的幾個操作步驟,在顯微鏡下要把下面圖甲視野中的物像“E”,轉換為圖乙狀態,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調節光圈 ③轉動細準焦螺旋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玻片。

            組卷:366引用:17難度:0.9
          • 5.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鉀等無機鹽,又能將其它不需要的物質擋在外面,主要是由于(  )

            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6.如圖能正確表示植物細胞各結構之間位置關系的是(  )

            組卷:20引用:12難度:0.7
          • 7.關于生物圈的范圍的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77引用:30難度:0.9
          • 8.桑葚果實味甜多汁呈紫色,是人們常吃的水果之一。食用時手指、舌頭都會被染成紫色,果盤內也有少量紫色汁液,這些紫色的汁液來自于果實細胞的(  )

            組卷:43引用:11難度:0.7
          • 9.如圖各圖分別代表番茄植株不同結構層次,請按結構層次由小到大進行排序(  )

            組卷:108引用:5難度:0.5
          • 10.下列關于單細胞生物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2難度:0.5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50分)

          • 30.下面是實驗小組進行的“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圖一是“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部分實驗步驟,圖二是小組同學將實驗材料由普通天竺葵換成銀邊天竺葵并進行的有關創新實驗。

            (1)圖一步驟A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檢驗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不是
             
            。B步驟中,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的目的
             
            ,該實驗的變量是
             
            。圖C步驟中小燒杯內的液體是
             
            ,作用是
             
            。圖一D步驟中進行暗處理的目的是
             

            (2)圖二中,經按正確實驗步驟操作后,分別向葉片A、葉片B滴加碘液,現象是:葉片A的綠色部分變藍、非綠色部分不變藍;葉片B的綠色部分不變藍。通過以上現象說明綠葉制造有機物與
             
            有關。
            (3)若把圖二裝置中的葉片B放在透明的塑料袋內,且在塑料袋內放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可用來驗證
             
            ,與葉片B形成對照的是葉片A的
             
            部分。
            (4)農業生產中,為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兩條)。

            組卷:27引用:1難度:0.4
          • 31.人們對光合作用的探索歷程是漫長的,目前仍在進行中。請完成下列相關經典實驗的分析:
            材料一:17世紀,比利時海爾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樹種在裝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里,只澆水,經過五年,再次稱重,柳樹質量已達80多千克,而泥土減少卻不到100克,如圖甲所示。
            材料二:18世紀,英國普利斯特利通過如圖乙實驗發現,A鐘罩內的小鼠很快死亡,B鐘罩內的小鼠卻可活較長時間。
            材料三:1864年,德國薩克斯發現綠色植物在光下還能合成淀粉等物質。1897年,人們首次把綠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現象稱為光合作用。
            (1)海爾蒙特的實驗結果,泥土只減少了不到100克,你認為減少的物質是
             

            A.水
            B.無機鹽
            C.有機物
            D.以上都不對
            (2)普里斯特利的實驗說明植物能夠更新由于小鼠呼吸而變得污濁的空氣。后來,其他科學家的實驗相繼證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
             

            (3)德國科學家薩克斯的實驗證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
            (4)現在,我們知道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
             
            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
             
            中,直接或間接地為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并對維持大氣中的
             
            平衡起重要作用。

            組卷:7引用:2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