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寧夏銀川市興慶區景博學校中考化學二模試卷

          發布:2024/6/18 8:0:10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1小題,每小題2分,共22分)

          • 1.你知道寧夏五寶中的紅寶是什么嗎?是枸杞。枸杞具有養陰補血、滋補肝腎、明目等功效。下列關于枸杞妙用中涉及變化與其他不同的是(  )

            組卷:18引用:3難度:0.8
          • 2.量筒是初中化學實驗室常用儀器,下列關于量筒的使用正確的是(  )

            組卷:312引用:3難度:0.8
          • 3.宏觀辨識、微觀探析、證據推理是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下列解釋不正確的是(  )

            組卷:48引用:3難度:0.8
          • 4.某同學認為“N2”表示的意義有以下幾種說法:①表示氮元素;②表示氮氣這種物質;③表示1個氮分子;④表示2個氮原子;⑤表示氮離子;⑥表示1個氮分子中有2個氮原子。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43引用:3難度:0.6
          • 5.歸納總結是學習化學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歸納總結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關于實驗及數據 B.關于安全常識
            ①用托盤天平稱量7.5g硝酸鉀固體
            ②用50mL量筒量取42.3mL水
            ③電解水實驗中,得到氫氣和氧氣的質量比為2:1
            ①廚房天然氣泄漏——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②實驗時酒精在實驗桌上燃燒——用濕抹布蓋滅
            ③冬天用煤爐取暖——保證室內通風
            C.關于化學反應 D.關于能源和資源
            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可能改變
            ②有沉淀、氣體、水生成的反應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③化學反應大多都發生在溶液中
            ①太陽能是清潔能源
            ②煤、石油和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③地球上的水儲量豐富,因此無需節約用水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6.下列物質的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

            組卷:20引用:3難度:0.4

          四、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16分)

          • 17.某中學化學興趣小組對自熱米飯中的發熱包非常感興趣,在學校化學實驗室對其成分進行探究。
            【查閱資料】a.發熱包內的粉末主要由生石灰、鐵粉、鋁粉、碳粉、氯化鈉等組成;
            b.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能生成H2、NaAlO2
            c.AgCl是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實驗探究】為確認發熱包中各種成分的存在,興趣小組的同學們設計了實驗方案并進行操作。
            步驟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取部分粉末,將磁鐵靠近 發現有黑色物
            質被磁鐵吸引
            成分中有
             
            將磁鐵充分吸附后的剩余粉末分成兩份,
            其中一份加水溶解,過濾,取濾液測pH
            pH>7 成分中有生石灰
            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先加入過量稀硝酸,
            再加入少量
             
            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成分中有氯化鈉
            將另一份粉末放入燒杯,加入適量NaOH
            溶液
             
            成分中有鋁粉
            將步驟二中過濾得到的濾渣放入硬質玻璃
            管中
             
            ,將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變渾濁 成分中有碳粉
            【實驗反思】生石灰與水反應放出的熱量是發熱包主要的熱量來源,自熱米飯的發熱包中注入冷水后可以升溫至150℃以上,而蒸氣的溫度可達到200℃,反應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氣體,操作不當很有可能引發爆炸。用完后的發熱包按
             
            (填“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其他垃圾”)分類處理。
            【實驗拓展】用不同燃料測定空氣里氧氣的含量,分別在圖甲所示裝置的燃燒匙內放置鐵粉、紅磷(均足量),電加熱引燃。氧氣含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乙、圖丙:

            (1)分析圖甲:溫度傳感器顯示,實驗過程中瓶內溫度均
             
            (選填“升高”或“降低”)。
            (2)分析圖乙、圖丙可知,實驗中消耗氧氣更徹底的是
             
            (選填“鐵粉”或“紅磷”,下同),消耗氧氣速率更快的是
             

            組卷:21引用:2難度:0.5
          • 18.酸雨是一種常見的環境污染問題。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選擇了一個下雨天,對酸雨的成因、成分和防治展開了項目式學習。

            任務一:分析酸雨的成因
            【查閱資料】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而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常見的酸雨有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
            【收集證據】同學們收集了一些剛降落的雨水水樣,用pH計(測量pH的儀器)每隔五分鐘測定一次雨水水樣的pH,其數據如下:
            測定時間 15:05 15:10 15:15 15:20 15:25 15:30
            雨水的pH 4.95 4.95 4.94 4.88 4.86 4.85
            【小組交流】
            ①正常雨水顯酸性的原因是
             

            ②酸雨的形成是因為在降雨過程中,雨水溶解了空氣中的
             
            (填一種)等物質,并發生了一系列反應。在上述測定期間,雨水的酸性
             
            (填“增強”“減弱”或“基本不變”)。
            任務二:探究酸雨的成分
            【查閱資料】當地的酸雨主要含有顆粒物,Na+、K+
            N
            H
            +
            4
            、H+
            S
            O
            2
            -
            4
            以及少量的
            N
            O
            -
            3
            等。
            【實驗計劃】驗證酸雨中含有
            N
            H
            +
            4
            S
            O
            2
            -
            4

            【進行實驗】同學們將收集到的酸雨按一定比例濃縮,靜置,分別取少量上層清液于兩支試管中,按如圖所示完成下列實驗。
            方案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向A試管中滴加幾滴X 產生白色沉淀 含有
            S
            O
            2
            -
            4
            2 向B試管中滴加足量濃NaOH溶液,加熱 有氨味 含有
            N
            H
            +
            4
            【反思評價】
            (1)X是
             
            ,其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小明提出:若用足量濃
             
            代替X和濃NaOH溶液,加熱,只需進行一次實驗即可得出最終結論,這一建議得到了其他同學的一致認可。
            (3)同學們認為:酸雨中通常不含
            C
            O
            2
            -
            3
            ,理由是
             

            任務三:討論酸雨的防治
            【表達交流】酸雨的危害不容忽視,防治酸雨刻不容緩。如何防治酸雨?請提出你的一條建議:
             

            組卷:21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