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重慶八中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8/19 0: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
-
1.“溫暖的家是我們遮風避雨的港灣”,下列有關數據合理的是( )
A.餐廳的餐桌高度約為80cm B.家里空氣質量大約為3000g C.你在書房中漫步的速度為3×108m/s D.坐在客廳沙發上的你,1秒鐘心跳約為70次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2.下列單位換算中,正確的是( )
A.1.7m=1.7×100=170cm B.20m/s=20×3.6km/h=72km/h C.15min=15× h=0.15h160D.541m=541m×109nm=5.41×1011nm 組卷:75引用:3難度:0.8 -
3.小華用刻度尺測量鐵塊的長度(如圖所示),方法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621引用:119難度:0.9 -
4.小雷同學用一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寬,記錄為:18.30cm、18.32cm、18.10cm、18.33cm,則物理課本的寬應為( )
A.18.3cm B.18.262c C.18.26cm D.18.32cm 組卷:27引用:3難度:0.6 -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上的物體放到月球上去,質量要發生變化 B.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可以利用密度對物質進行鑒別 C.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由速度公式v= ,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stD.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轉動,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相同,則它做勻速直線運動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6.下列測量方法錯誤的是( )
A.利用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水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B.使用生銹的砝碼進行稱量時,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 C.為了準確測出一個蘋果的質量,需要多次測出這個蘋果的質量,然后求平均值 D.使用已調好的托盤天平,添加最小砝碼后,指針偏右,則接著應該取下最小砝碼,調節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7.如圖所示,是我國發射的地球同步氣象衛星“風云四號”,在距地表高度為36000km,利用紅外遙感技術拍攝合成如圖所示的微信啟動頁,寓意從“人類起源”到“華夏文明”的歷史發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中人體的密度約為10g/cm3 B.圖中人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衛星能夠拍攝到地球,是因為地球是光源 D.以地球為參照物,“風云四號”衛星是靜止的 組卷:13引用:1難度:0.8 -
8.宋代詩人陳與義在《襄邑道中》一詩中寫到“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關于詩中所描述的運動及參照物,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以船為參照物,詩人是運動的 B.“云不動”是以兩岸“飛花”為參照物 C.以“兩岸”為參照物,船是靜止的 D.“云與我俱東”是以兩岸“榆樹”為參照物 組卷:3245引用:18難度:0.5 -
9.在學校運動會上,軍軍參加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后,軍軍越跑越快,最終以12.5的優秀成績獲得冠軍。關于軍軍的百米賽跑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軍軍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軍軍的平均速度是8m/s C.軍軍每秒鐘通過的路程都是8m D.軍軍百米賽跑沖刺速度是8m/s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10.炎熱的夏天中午,川川開車行駛在公路上,覺得公路遠處似乎有水,但當川川開車行駛至該處時,水卻消失了。如圖所示的現象中,與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
日全食現象B. ?
透過露珠觀察葉脈被放大C. ?
荷花在水中形成倒影D. ?
北京故宮的日晷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11.早在戰國時期,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現象如圖,用蠟燭作為光源,在木板上鉆了一個小孔,發現透過小孔的光能在墻壁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 B.蠟燭在墻上成的像是虛像 C.小孔成像現象能說明光沿直線傳播 D.保持蠟燭和墻的位置不變,將木板向靠近墻的方向移動,蠟燭在墻上的像會變大 組卷:1168引用:10難度:0.4
四、論述與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1分)
-
34.D5101次列車由重慶北開往成都東,自重慶北到成都東鐵路長315km,根據列車運行時刻,求:
車次 到、發站時間 重慶北 遂寧 大英東 成都東 D315 到站時間 —— 09:00 09:18 10:10 發車時間 07:40 09:02 09:20 ——
(2)列車以30m/s的速度通過某一大橋,用時72s,已知列車全長360m,則該大橋的長度為多少千米?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35.一塊巖石被撿回時表面包裹著一層厚厚的冰層,測得其總體積為400cm3,總質量為590g,把它放在容器中加熱,待冰塊全部熔化完后,取出巖石,擦干表面水,測得巖石質量為320g(冰的密度為0.9g/cm3,巖石不吸水),求:
(1)巖石表面冰的體積為多少cm3?
(2)巖石標本的密度為多少g/cm3?
(3)現有一個會迅速吸水的小木塊,其質量為55g,用細線(體積不計)把小木塊和這塊巖石捆綁后緩慢放入量杯中,浸沒后量杯中液面由150mL刻度線處上升到350mL刻度線處,拉出捆綁好的小木塊和巖石。擦干它們表面的水,測得其總質量為385g,求干燥小木塊的密度為多少g/cm3?(木塊吸水后體積不變)組卷:8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