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丁蜀學區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9/8 3:0:9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2分,共2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

          • 1.下列關于溫度、內能和熱量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33引用:2難度:0.7
          • 2.下列實例中,人對物體做功的是( ?。?/h2>

            組卷:390引用:118難度:0.9
          • 3.對公式c=
            Q
            m
            t
            -
            t
            0
            的理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89引用:3難度:0.5
          • 4.幾位同學進行上樓功率比賽。規定功率最大者獲勝,那么最后勝出者一定是( ?。?/h2>

            組卷:201引用:7難度:0.8
          • 5.下列實例中不屬于利用水的比熱容較大特性的是( ?。?/h2>

            組卷:45引用:3難度:0.8
          • 6.下列工具中,正常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 ?。?/h2>

            組卷:16引用:2難度:0.6
          • 7.如圖所示是足球落地后又彈起的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組卷:112引用:3難度:0.6
          • 8.一位體重為600N的同學在跳繩測試中,1min跳120次,每次騰空的最大高度平均為4cm,則他在跳繩過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h2>

            組卷:53引用:1難度:0.7
          • 9.下列有關機械做功、功率、機械效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948難度:0.7
          • 10.如圖所示,A點的彈簧測力計無論是豎直向下還是傾斜向下都可以使杠桿水平,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  )

            組卷:1425引用:12難度:0.9
          • 11.利用四個相同的滑輪組成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用同樣的時間,把質量相等的物體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繩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組卷:504引用:6難度:0.5

          三、解答題(本題有7小題,共41分,其中計算題應寫出必要的解題過程)

          • 34.為了模擬研究汽車超載和超速帶來的安全隱患,小明設計了如圖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實驗,將 A、B、C三個小球先后從同一裝置,高度分別為hA、hB、hC的位置由靜止滾下(mA=mB<mC,hA=hC>hB),推動小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靜止,請你根據生活經驗和所學的物理探究方法,對以下問題進行解答。
            (1)實驗中,探究的動能是指
            (填序號)。
            A.小球在斜面上的動能
            B.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
            C.木塊被小球撞擊時的動能
            (2)用來研究超速安全隱患時需要控制不變的量是
            ,實驗時應選擇
            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
            (3)用來研究超載安全隱患時,應選擇
            兩個圖所示實驗進行比較,通過這個實驗得到的結論是

            (4)實驗中,與小球接觸的斜面是不光滑的,則小球從斜面由靜止滾到底部的過程中,其機械能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5)實驗中,小球在這三個水平表面上滑行的過程中,推動木塊克服摩擦做功最多的是
            球(選填“A”、“B”或“C”)。

            組卷:314引用:3難度:0.5
          • 35.某班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熱能力。

            (1)加熱過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熱量的多少是通過
            來判斷的。
            (2)實驗中第1、2兩個小組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通過分析實驗數據,能夠得出的結論是:
            。
            (3)圖乙是第1組同學繪制的“吸收熱量一時間”和“溫度一時間”圖象,能正確描述該實驗真實情況的圖象是
            (選填序號)。
            實驗組別 液體 質量/g 初溫/℃ 末溫/℃ 加熱時間/min
            1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4)這兩組同學對圖甲的裝置進行了改進,將分別裝有水和煤油的試管放在同一個燒杯中用水加熱,如圖丙所示,而不是用兩個酒精燈分別加熱,這樣做的好處是

            組卷:45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