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八年級(下)期末科學試卷
發布:2024/6/15 8:0:9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
1.模型常??梢詭椭藗冋J識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觀察到的復雜事物,仔細觀察四幅圖片,不屬于模型的是( ?。?/h2>
A.
甲烷分子B.
浙江省疾控中心標識C.
原子結構D.
歐姆定律組卷:20難度:0.7 -
2.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
”、“
”和“
”分別表示電子、中子、質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B.甲、丙為同一種原子 C.乙、丁屬于同一種元素 D.甲、乙互為同位素原子 組卷:153引用:12難度:0.5 -
3.下列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部分操作示意圖中,正確的是( ?。?/h2>
A.
檢查氣密性B.
加熱立即收集C.
收滿后移出集氣瓶D.
結束時停止加熱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4.市面上有一款氣培箱(如圖),它不需要土壤就可以讓植物茁壯成長。該箱體由透明玻璃制成,其頂部有3排LED燈,5個小凹槽能同時種植植株,植株根部“懸于”玻璃箱中,不與營養水接觸。其原理是利用內部馬達的震動,將帶有營養成分的水霧化,從而直接被植物根部吸收。下列有關氣培箱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透明的玻璃箱體,有利于根接受光照,進行光合作用 B.頂部的LED燈能彌補光照不足,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 C.根“懸于”箱中,沒有與營養水接觸,防止植物爛根 D.同時能種植5株小植株,體現了合理密植的科學思想 組卷:126引用:3難度:0.5 -
5.“磁懸浮地漏”是一種新產品,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當密封蓋上方無水時,在磁體B的作用下,磁鐵A將密封蓋頂起。該“磁懸浮地漏”的工作原理是( )
A.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B.異名磁極相互排斥 C.同名磁極相互吸引 D.同名磁極相互排斥 組卷:245引用:6難度:0.5 -
6.新能源汽車越來越普及,如圖所示為新能源汽車號牌專用標識,號牌中的圓圈由兩部分組成:左側是英文單詞“Eletcric”的首字母“E”,右側是電源插頭的圖案,號牌中的字母“D”表示純電動汽車,這類汽車發動機的動力裝置是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如圖所示實驗中的( )
A. B. C. D. 組卷:35引用:1難度:0.5 -
7.分析圖①-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圖①表示樹林里一天中CO2濃度變化的情況 B.圖②B點顯示此時某綠色植物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圖③曲線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呼氣過程 D.圖④表示晴朗高溫狀態下綠色植物蒸騰作用強度變化的情況 組卷:37引用:1難度:0.5 -
8.“珍愛生命,注意安全”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具備的意識。關于安全用電,正確的做法是( ?。?/h2>
A.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用手把他拉開 B.燈頭、插座、開關等的帶電部分可以外露 C.用測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時,手應接觸筆尾金屬體 D.家里的斷路器跳閘,一定是斷路器壞了,所以必須更換斷路器 組卷:4難度:0.5 -
9.納米鐵粉在空氣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熱即可劇烈燃燒,如圖是納米鐵粉在錐形瓶中燃燒的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img alt src="https://img.jyeoo.net/quiz/images/201802/109/fe711db9.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FLOAT:right" />
A.錐形瓶中加水可防止瓶底炸裂 B.實驗中觀察到氣球逐漸膨脹然后縮小 C.激光手電照射使納米鐵粉的著火點降低 D.納米鐵粉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 Fe3O4點燃組卷:96引用:8難度:0.5 -
10.下列科學家與其所做的貢獻相符的一項是( ?。?/h2>
A.玻爾提出了原子結構的核式模型 B.盧瑟福發現了原子中含有電子,而原子是電中性的 C.湯姆生認為電子只能在原子內的一些特定的穩定軌道上運動 D.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首先提出了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1.某校興趣小組同學將課本“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裝置(如甲圖)改進為新的實驗裝置(如乙圖),下列有關改進后的裝置評價不恰當的是( ?。?br />
A.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環境污染少 B.裝置簡潔,操作簡單,節約藥品 C.實驗中活塞先向左移,后向右移 D.更方便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組卷:101引用:4難度:0.5 -
12.如圖是物質甲和乙反應生成丙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1個丙分子由1個甲分子和2個乙分子構成 B.甲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克 C.該化學反應屬于化合反應 D.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 組卷:21引用:1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0分)
-
36.科學實驗提倡綠色環保,對實驗裝置進行微型化改進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圖甲是實驗室制取并檢驗CO2的裝置,圖乙是對圖甲實驗裝置的“微型”化改進后的裝置。
(1)圖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實驗中的作用與圖甲中的
(2)用乙裝置完成“制取并檢驗CO2”的實驗,消耗了0.73克10%的鹽酸。請計算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克?組卷:48難度:0.5 -
37.溫室效應加劇引起的氣候異常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我國由此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體現了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如圖是“生物圈碳——氧平衡”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碳達峰”與“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質是
(2)圖中B所代表的生理活動是
(3)生活中良好的行為習慣也有助于完成“碳中和”目標。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外出時多步行或騎自行車
B.產生紙質垃圾時焚燒處理
C.使用可循環的布袋購物
D.植樹造林,美化環境
(4)以下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
A.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
B.碳—氧平衡是指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各占50%
C.人類生活和工業生產加劇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排放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有利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2022年4月28日我國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催化》上發表成果—通過電催化與生物合成相結合,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糧食”提供了新路徑,同時也有助于減緩溫室效應。假設二氧化碳合成葡萄糖時碳元素的轉化率為100%,合成3.6千克葡萄糖(C6H12O6)可以吸收組卷:2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