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3-2014學年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侍莊中學八年級(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5分)

          • 1.蝗蟲與家蠶個體發(fā)育比較,蝗蟲生活史中不具有的時期是(  )

            組卷:19引用:39難度:0.9
          • 2.百色市右江河谷是廣西龍眼的主要產(chǎn)區(qū)。右下圖是龍眼嫁接示意圖,對該圖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19引用:44難度:0.9
          • 3.在陰天或傍晚進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葉,是為了(  )

            組卷:206引用:145難度:0.9
          • 4.“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從受精卵到胎兒呱呱墜地前的整個過程中,人的生長發(fā)育所需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從下列哪項中獲取(  )
            ①卵黃  ②臍帶   ③母體   ④胎盤。

            組卷:55引用:41難度:0.7
          • 5.下列能夠正確表示蛙的發(fā)育過程的是(  )

            組卷:22引用:31難度:0.9
          • 6.如圖所示,天平兩端托盤上的盛水燒杯內(nèi)各插有1根樹枝,且兩根樹枝的樹葉一多一少,開始時天平兩端平衡。現(xiàn)將此裝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天平左側上升。產(chǎn)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的(  )

            組卷:139引用:87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五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 19.圖為人體胚胎發(fā)育示意圖,請回答:(1)有人說“試管嬰兒是指嬰兒在試管中誕生”,這種說法不完全對。其實試管嬰兒是指精
            子和卵細胞結合成
             
            的過程是在試管中進行的,而胚胎和胎兒發(fā)育的場所仍然是
             

            (2)胎兒通過
             
            和母體進行物質(zhì)交換。懷孕至第
             
            周左右,胎兒發(fā)育成熟,由母體分娩而出。可見,母親的懷孕過程不容易。

            組卷:15引用:10難度:0.5
          • 20.某校課外小組同學對生物學知識情有獨鐘,經(jīng)常做一些有關生物學的小實驗,下面是他們準備探究某些條件與大豆種子萌發(fā)的關系的實驗過程.
            (一)操作過程:
            第一步:取三個無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別標記A、B、C,并且在瓶底各鋪兩張餐巾紙,各加適量水.
            第二步:取30粒黃豆種子分別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紙上.
            第三步:A杯不作處理,B杯用黑布全部罩住,C杯內(nèi)抽干氣體并密封.然后把A、B、C均置于24℃的環(huán)境中.(如圖)
            (二)預期現(xiàn)象:
            幾天后,你認為3個杯中的現(xiàn)象分別是:A
             
            ;B
             
            ;C
             

            (三)回答問題:
            (1)要證明光照對大豆種子萌發(fā)有無影響,你認為應選用
             
            作為一組對照實驗.從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2)要證明空氣對種子萌發(fā)有無影響,你認為應選用
             
            作為對照實驗.
            (3)老師認為這幾位同學實驗過程的第二步不嚴密,處理欠妥當,請你指出其中一處的不足:
             

            組卷:8引用:2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