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12課 醉翁亭記》2023年同步練習卷(7)

          發布:2024/9/22 0:0:8

          一、選擇題

          •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組卷:802引用:3難度:0.8
          • 2.下列朗讀節奏劃分不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106引用:2難度:0.8
          • 3.下列有關《醉翁亭記》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組卷:496引用:2難度:0.8
          • 4.“也”字表達的語氣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組卷:204引用:2難度:0.7

          四、文言文閱讀

          • 12.閱讀《醉翁亭記》,回答問題。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之者誰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
             

            ③雜然而前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3)文中極力渲染“樂”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4)歐陽修雖被貶滁州,卻能夠與民同樂,這給你怎樣的啟示?

            組卷:74引用:2難度:0.7
          • 13.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問題。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選自歐陽修《醉翁亭記》)
                  歐陽修,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得唐韓愈遺稿于廢書簏中,讀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方貶夷陵時,無以自遣,因取舊案反覆觀之,見其枉直乖錯不可勝數,于是仰天嘆曰:“以荒遠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爾,遇事不敢忽也。學者求見,所與言,未嘗及文章,惟談吏事,謂文章止于潤身,政事可以及物。凡歷數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選自《宋史?歐陽修傳》)[注]①嶷然有聲:人品超群而享有聲譽。②寬簡:寬松簡易。
            (1)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飲少 輒:就
            B.晚號六一居士 更:改變,更換
            C.佳木而繁陰 秀:秀麗
            D.故所至民便 便:安逸、安適
            (2)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太守與客來飲 得唐韓愈遺稿廢書簏中
            B.飲少輒醉,年又最高 為政寬簡,事不弛廢
            C.山間四時也 觸發不顧
            D.醒能述文者 縱為寬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第一段介紹醉翁亭所在,由面到點,先“環滁”再“西南”,望“瑯琊”聞“水聲”,用“回”字“轉”字,引出亭子,層層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歐陽修天性剛直不阿,見義勇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無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頭。即使被貶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樣不變。
            C.甲文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相映生輝。乙文以議論為主,表現歐陽修的為政之道。
            D.從選文來看,歐陽修具有“與民同樂”的從政思想,他寬松待民,簡易做事,達到了“凡歷數郡,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這種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記》中“太守之樂其樂”的原因。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吾所謂寬者,不為苛急;簡者,不為繁碎耳。

            組卷:560引用:5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