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山東省濟南市槐蔭中區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6 8:0:1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

          • 1.如圖所示,“天舟一號”飛行器和“天宮二號”空間站在軌道上對接成功。此時我們說“天宮二號”是靜止的,則選取的參照物可以是(  )

            組卷:556引用:8難度:0.8
          • 2.小明同學用同一刻度尺對作業本的長度進行多次測量,記錄的數據分別為:18.82cm、18.83cm、17.28cm、18.81cm,則最接近作業本長度真實值的是(  )

            組卷:42引用:2難度:0.7
          • 3.旗魚是海洋中的游泳冠軍,速度可達100.8km/h;獵豹是陸地上的短跑冠軍,1s可跑31m;雨燕是天空中長距離飛行最快的鳥,每分鐘能飛行2.88km,比較它們速度的大小(  )

            組卷:384引用:6難度:0.5
          • 4.三峽大壩竣工后,經超聲波探傷檢測,壩體無一結構性裂縫,創造人類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跡,探傷儀發出的超聲波無法為人耳所聽到,原因是超聲波的(  )

            組卷:97引用:10難度:0.9
          • 5.如圖是章丘洛莊漢墓的出土文物編鐘。一位研究員用編鐘演奏了“茉莉花”等民族樂曲,樂音裊裊令人感慨。實驗發現,用大小相同的力敲擊不同的編鐘時,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不同的聲音”主要指聲音的(  )

            組卷:65引用:9難度:0.7
          • 6.下列實驗中,用來說明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

            組卷:1016引用:20難度:0.9
          • 7.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

            組卷:97引用:3難度:0.8
          • 8.“迷你實驗室”中有這樣一個小實驗,在一只不透明的杯子底部放一枚硬幣。移動杯子,使眼睛剛剛看不到硬幣。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變,慢慢向杯子里倒水,當水達到一定深度時,剛才看不到的硬幣又看見了。如圖中,能合理解釋這一現象的是(  )

            組卷:814引用:9難度:0.5
          • 9.文學中蘊含了很多物理知識,下列詩詞中加點的語句涉及的光現象與其物理知識相符的是(  )

            組卷:227引用:3難度:0.8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共60分)

          • 26.為了確定反射光和入射光的位置關系,小華和同學們進行了“探究光的反射規律”的實驗。他們選用的實驗器材有:自制可折轉的光屏(如圖甲所示,光屏A、B可繞固定軸ON旋轉)、大平面鏡和激光電筒。

            (1)選用的光屏表面應盡量粗糙一些,目的是使光在光屏上發生
            (填“鏡面”或“漫”)反射;
            (2)小華將光屏豎直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鏡面上,讓激光電筒發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點,如圖乙所示,然后旋轉光屏B的位置。實驗發現,當光屏B的位置在1、3時,觀察不到反射光,光屏B的位置在2時才能觀察到反射光。通過以上實驗可知,反射光與入射光處于
            ;多次改變入射光的入射角度,進一步研究發現反射光和入射光關于固定軸ON對稱,人們把這個固定軸抽象成通過入射點并垂直于鏡面的直線模型,并把它命名為
            ,根據這條線便可以確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
            (3)小華實驗記錄的數據如表:
            實驗次數 1 2 3
            入射角/° 30 40 50
            反射角/° 60 50 40
            分析表中數據,發現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原因可能是把反射光線與
            的夾角當成反射角;
            (4)另一組同學在實驗過程中將紙板傾斜放置,如圖丙所示,此時在紙板B上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
            (5)如圖丁所示,若將一束光緊貼著紙板沿FO方向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E方向射出,說明在光反射時,光路是
            的。

            組卷:61引用:2難度:0.5
          • 27.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
            (1)小明實驗時用半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作為成像器材,這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可以便于確定

            (2)將蠟燭放在方格紙上如圖所示位置,其像的位置最靠近
            (選填“A”“B”“C”或“D”)處,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則屏上
            (選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3)若用不透明的紙遮擋玻璃板的左半部分,小明通過玻璃板的右半部分觀察到蠟燭的像

            A.完整,大小不變
            B.變為原來的一半
            C.變暗
            (4)實驗時小明從點燃的蠟燭一側透過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產生“重影”原因是
            ,改善“重影”的辦法是

            組卷:63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