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dāng)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中考生物一模試卷

          發(fā)布:2024/12/23 7: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有關(guān)生物的特征及實例(現(xiàn)象)的描述,對應(yīng)正確的是(  )

            組卷:89引用:5難度:0.7
          • 2.下面有關(guān)顯微鏡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64引用:7難度:0.5
          • 3.如圖為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63引用:4難度:0.6
          • 4.圖一是某學(xué)生的實驗操作步驟,圖二是他根據(jù)觀察到的物像所繪制的細胞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0引用:2難度:0.5
          • 5.“禾下乘涼夢”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對雜交水稻高產(chǎn)一個理想追求,也是袁隆平的中國夢,袁隆平夢見種的水稻長得跟高粱一樣高,穗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袁隆平和朋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如今,這極具夸張的夢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現(xiàn)實。在水稻慢慢長大過程中,稻穗增加的質(zhì)量主要來自(  )

            組卷:162引用:6難度:0.3
          • 6.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烏鴉會銜住堅果駐足在紅綠燈桿上,當(dāng)汽車來時扔下堅果,讓汽車將堅果碾碎,等紅燈亮起,再飛落地面享受美食。這種動物行為屬于(  )

            組卷:183引用:15難度:0.4
          • 7.深秋時節(jié),很多水果已下季,可山亭區(qū)水泉鎮(zhèn)近千畝的冬桃園里卻果香四溢,鮮嫩水靈的冬桃掛滿枝頭,呈現(xiàn)出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圖甲為桃花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乙是果實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6引用:2難度:0.5
          • 8.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的是果蠅、蝗蟲和青蛙三種動物在生殖和發(fā)育方面的共同特征,這個共同特征是(  )

            組卷:32引用:3難度:0.5
          • 9.如圖表示人體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化和吸收的部分過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1512引用:11難度:0.1
          • 10.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國傳統(tǒng)民俗。元宵的皮是由糯米制成,餡料有黑芝麻、花生、豆沙等。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組卷:77引用:5難度:0.4

          二、非選擇題(本大共個7小題,共50分)

          • 31.如圖是有關(guān)種子呼吸的三個實驗,請根據(jù)實驗回答問題:

            (1)圖1所示的實驗,首先將閥門關(guān)閉瓶中種子密封保存,段時間后,往瓶中注入清水,打開閥門,使瓶內(nèi)的氣體進入試管,試管內(nèi)澄清的石灰水會變渾濁,這說明種子呼吸時產(chǎn)生的氣體是
             

            (2)圖2中甲瓶裝有萌發(fā)的種子,乙瓶裝有等量的煮熟的種子,把甲、乙兩瓶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后,觀察蠟燭在兩瓶中的燃燒情況。甲瓶中蠟燭立即熄滅,因為種子呼吸時消耗了瓶內(nèi)的
             
            。裝有煮熟種子的乙瓶的作用是
             

            (3)圖3中甲、乙兩個保溫瓶中分別裝有萌發(fā)的種子和煮熟的種子。并分別插入溫度計。一段時間后,甲瓶中溫度明顯
             
            (填“高”或“低”)于乙瓶,說明種子呼吸時釋放出
             
            。與實驗前相比,實驗完成時,甲瓶種子中有機物的含量會
             
            (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4)機體的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細胞的
             
            中進行。

            組卷:34引用:2難度:0.5
          • 32.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中,為了探究饅頭變甜是否與牙的咀嚼、舌的攪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關(guān)系,分別對三支試管進行如表處理
            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
            饅頭碎屑 饅頭碎屑 饅頭塊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攪拌 攪拌 不攪拌
            2滴碘液 2滴碘液 2滴碘液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三支試管在滴加碘液之前,需要先一起放在
             
            ℃的溫水中5-10分鐘。
            (2)此實驗可形成
             
            組對照實驗;其中1號試管和2號試管為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
             

            (3)1號試管不變藍,是因為唾液淀粉酶將饅頭中的
             
            分解了。
            (4)如果唾液和胃液混合在一起,將失去消化淀粉的能力,這是因為胃液中還含有
             
            ,它會使唾液淀粉酶失去活性。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yīng)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yīng)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wù)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quán),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