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東省中學生競賽生物試卷(決賽)
發布:2024/12/21 21: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艾滋病被稱為“人類的殺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過血液進行傳播,至今人類還沒有找到根治該病的辦法.從理論上講,研制疫苗并進行預防接種是根除該病的最好對策,該對策的作用在于( )
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者 D.探究病毒結構 組卷:342引用:34難度:0.9 -
2.下面是幾位同學關于排泄意義的敘述,你認為不正確的是( )
A.將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B.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C.維持體內的血糖穩定 D.維持組織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 組卷:19引用:6難度:0.9 -
3.實驗課上,老師將兩張剛剛制好的永久裝片和兩張寫明“球形細菌”和“酵母菌”的標簽交給你,請你借助顯微鏡正確地將標簽貼好.你的依據是( )
A.有無遺傳物質 B.有無葉綠體 C.有無成形的細胞核 D.有無細胞壁 組卷:122引用:39難度:0.9 -
4.右面①-⑤是利用顯微鏡觀察時的幾個操作步驟,在顯微鏡下要把視野里的圖像從左圖轉為右圖,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調節光圈
③轉動細準焦螺旋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玻片標本。A.①→②→③→④ B.④→⑤→③→② C.②→①→⑤→④ D.⑤→④→②→③ 組卷:147引用:33難度:0.7 -
5.火災常給森林帶來較大危害,但是在某些國家卻對寒帶地區森林中的殘枝落葉等進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燒,以利于對森林進行資源管理.這種人工火燒的主要目的是( )
A.消滅森林病蟲害 B.給森林加溫,刺激樹木種子萌發 C.分解者相對較少,加速殘枝落葉的物質分解過程 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組卷:17引用:7難度:0.9 -
6.1920年,印度發現了兩個“狼孩”,其中最小的一個8歲,經過科研人員9年的艱辛訓練,到17歲時,其智力僅有4歲小孩的水平.這是由于此“狼孩”的什么結構發育不完善造成的?( )
A.脊髓 B.小腦 C.大腦 D.腦干 組卷:81引用:18難度:0.9 -
7.鳥類比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動物復雜而高等,在繁殖方面表現為( )
A.體外受精 B.卵生 C.胎生、哺乳 D.筑巢、孵卵、育雛 組卷:138引用:59難度:0.9 -
8.某班的同學正在上體育課,男同學跑1500米時所需的主要能源和最終能源依次是?( )
A.太陽能、糖類 B.糖類、脂肪 C.脂肪、太陽能 D.糖類、太陽能 組卷:14引用:11難度:0.7 -
9.人體內殘存了在其他哺乳動物體內相當發達的闌尾,這一生物進化中的證據屬于( )
A.化石證據 B.比較解剖學證據 C.胚胎學證據 D.分子生物學證據 組卷:75引用:7難度:0.9 -
10.小腸嚴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常采用靜脈輸入全營養液的方法提供營養,全營養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
A.葡萄糖 B.無機鹽和維生素 C.蛋白質 D.氨基酸 組卷:102引用:249難度:0.9 -
11.一個西瓜有許多粒種子,這取決于( )
A.一朵花中有許多子房 B.一朵花中有許多雌蕊 C.一個子房中有許多胚珠 D.一朵花中有許多雄蕊 組卷:42引用:53難度:0.9 -
12.下列對血糖濃度相對穩定起重要作用的一組是( )
①胰島;②肝臟;③胃;④膽囊;⑤腎小管。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組卷:61引用:7難度:0.9 -
13.大田種植的玉米常發現果穗有缺粒現象。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A.有些玉米花的子房內沒有胚珠 B.玉米為風媒花,開花時連日陰雨影響了傳粉 C.玉米果穗中某些子粒剛剛形成時就被蟲子吃了 D.玉米屬于雌雄異株植物,由于缺少花粉而造成果穗有缺粒現象 組卷:67引用:15難度:0.5 -
14.在芽的發育過程中,與形成新芽有關的結構是( )
A.葉原基和芽原基 B.生長點和芽原基 C.生長點和葉原基 D.生長點和幼葉 組卷:53引用:17難度:0.9 -
15.“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設置這些提示語是為了提醒人們不要隨意踐踏小草,因為經常在草坪上行走會造成土壤板結,從而影響小草的生長.那么土壤板結影響植物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缺少無機鹽,影響生長 B.植物缺少水分,影響光合作用 C.根部缺少水,影響生長 D.根部缺少空氣,影響呼吸作用 組卷:33引用:31難度:0.9 -
16.下列哪一項活動不會造成食物鏈的縮短?( )
A.砍伐森林 B.圍湖造田 C.開墾草原 D.稻田養魚 組卷:47引用:4難度:0.9 -
17.在生產實踐中,常利用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植物是( )
A.番茄和西瓜 B.甘薯和馬鈴薯 C.花生和水稻 D.蘿卜和白菜 組卷:23引用:5難度:0.5 -
18.對海洋巖礁上的藻類植物調查發現,一般在淺水處生長著綠藻,稍深處是褐藻,再深一些的水域中則以紅藻為主.直接影響海洋中藻類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陽光 B.溫度 C.海水含鹽量 D.海水的深度 組卷:32引用:31難度:0.7 -
19.證明“在有光條件下氧氣是否由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實驗裝置和證明“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的實驗裝置分別是下圖中的( )
A.甲與乙,乙與丙 B.甲與乙,甲與丁 C.甲與丙,甲與乙 D.甲與丁,乙與丙 組卷:45引用:35難度:0.9 -
20.幾位同學在探究“水分進入植物體內的途徑”時得出如下結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根和莖的導管是連通的 B.導管中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一致的 C.根尖生有大量的根毛,擴大了吸收面積 D.導管中水和無機鹽的運輸方向是相反的 組卷:34引用:7難度:0.7 -
21.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時,一般采取的研究方法是( )
A.模擬實驗法 B.調查法 C.觀察、實驗法 D.資料分析法 組卷:24引用:20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6~63小題,共50分.
-
62.剛進入2007年,反常天氣便紛現世界各地,凸現嚴峻的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其主要原因與碳循環不平衡有關.下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模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自然界中的碳主要以
(2)圖中的①是指
(3)參與過程⑤的生物種類有
(4)由于碳循環具有全球性,為減緩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聯合國制定了《京都議定書》.據圖分析可知,造成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組卷:23引用:2難度:0.1 -
63.探究實驗.剛收獲的玉米堆放一天后會發熱.某同學認為這是玉米粒自身呼吸所散發的熱量.根據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和器具設計實驗,探究玉米堆中熱量的來源.
(1)實驗原理:生物呼吸作用以熱能形式散失的能量可用溫度計測量,呼吸作用越旺盛,熱量散失越多,溫度計讀數越高.
(2)實驗材料和器具:剛收獲的玉米粒,同樣大小的透明保暖杯,溫度計和棉花等.
(3)實驗步驟:
①
②
③
④
(4)預期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
①預期實驗結果:
②實驗結論:組卷:29引用:8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