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西川實驗學校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發布:2024/6/20 8:0:9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天工開物》是我國古代科技發展的智慧結晶,書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組卷:586引用:70難度:0.9
          • 2.2023年中國環境日主題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該主題的是(  )

            組卷:47引用:6難度:0.7
          • 3.取一濾紙條,等間距10滴紫色石蕊試液,然后裝入玻璃管中(如圖所示),兩端管口同時放入分別蘸有濃氨水和濃鹽酸的棉球,幾秒后觀察到圖示現象。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88引用:2難度:0.5
          • 4.關愛生命,擁抱健康。下列關于化學與健康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94引用:3難度:0.5
          • 5.用NaOH固體配制200g10%的NaOH溶液,下列裝置或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41引用:2難度:0.7
          • 6.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

            組卷:69引用:4難度:0.8

          四、(本小題包括2個小題,共15分)

          • 18.CO2的捕集與資源化利用是化學研究的熱點。
            (1)我國科學家李燦院士團隊突破了太陽能電解水和CO2加氫制甲醇(CH3OH)的關鍵技術(液態太陽燃料技術),技術路線如圖所示。

            ①氫能存儲/CO2加氫(催化劑:ZnO﹣ZrO2、壓強:5.0Mpa、溫度:315~320℃)路線發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②圖1中可循環使用的物質有
             

            (2)捕集燃煤電廠煙氣(含有CO2、N2、O2及H2O)中的CO2,并將其甲烷(CH4)化的流程如圖。

            【資料卡片】a、MEA水溶液低溫可吸收CO2,升高溫度可解吸CO2
            b、恒溫流化床反應器出口溫度高。
            ①“吸收塔”中電廠煙氣從塔底通入,MEA水溶液從塔頂噴淋。這樣操作的優點是
             
            ,“解吸塔”實現CO2解吸的操作是
             

            ②“設備A”可實現CH4和H2O分離,方法是
             

            ③CO2甲烷化的反應中,
            m
            H
            2
            m
            C
            H
            4
            =
             

            組卷:43引用:2難度:0.4

          五、(本小題只有1個小題,共10分)

          • 19.西川實驗化學組對碳酸鈉和碳酸氫鈉之間的轉化產生了興趣,開展了以下實驗:
            【查閱資料】
            ①碳酸鈉與鹽酸反應,鹽酸不足時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鹽酸過量時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②碳酸鈉、水、二氧化碳可以化合生成碳酸氫鈉;
            ③20℃,氫氧化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質 氫氧化鈉 碳酸鈉 碳酸氫鈉
            溶解度/g 110 21.8 9.6
            Ⅱ.陳老師和羅老師分別做了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相關的化學實驗(如圖1):

            【實驗現象】陳老師的實驗中出現大量氣泡,羅老師的實驗中沒有氣泡產生。
            (1)寫出陳老師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提出疑問】羅老師的實驗為何沒有氣泡產生?
            【實驗探究】
            步驟一:兩位老師一番倒騰,另外設計實驗,在錐形瓶內裝30mL一定濃度的碳酸鈉溶液,用注射器A從容器中抽出1mL空氣,用注射器B緩慢加入1mL稀鹽酸并不斷振蕩,發現無氣泡產生,同時采集數據(如圖2):
            步驟二:用注射器A繼續抽取10mL空氣,用注射器B繼續緩慢加入10mL稀鹽酸并不斷振蕩,發現出現大量氣泡,同時采集數據。
            (2)實驗前需檢查該裝置氣密性,方法是
             
            ,說明該裝置氣密性良好。
            (3)實驗中用注射器A抽取空氣的目的是
             

            (4)實驗中通過氣壓測量儀所測錐形瓶內壓強和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3,曲線②中t1到t2時間段壓強變化的操作是
             

            (5)【實驗結論】導致陳老師、羅老師實驗中出現不同現象的原因是
             

            (6)Ⅱ.在20℃時,余老師為測定某樣品(含雜質,且雜質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碳酸鈉的含量時,設計如圖的實驗裝置:

            裝置A的作用是
             
            ,C處應依次排入裝置
             
            →E。(在E~H中選擇)
            (7)當向裝置D中通入足量的CO2時,實驗最終會析出的晶體質量為
             
            。(不考慮結晶水,且忽略空氣成分影響)
            (8)何老師認為若B中稀鹽酸反應完,而樣品沒有反應完,測定的含量會偏小。所以,請優秀的西川實驗同學幫忙補做一個簡單實驗:
             
            ,證明樣品中的碳酸鈉已完全反應。

            組卷:4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