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市七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4個備選答案中,只有1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正確答案,并將其序號填入題后的括號內,每題3分,共15題,計45分)
-
1.初一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近一年來,我們成長了許多,生理也出現了一系列變化,但也有部分同學因為不適應生理變化而表現得過分激動、煩躁和恐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這說明這些同學( )
①能夠以積極的心態接納青春期的生理變化
②能夠正視身體變化,調試矛盾心理
③需要認識青春期的變化,調試自己的心理
④不能以積極的心態接納青春期的變化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組卷:20引用:8難度:0.9 -
2.小李是個愛“標新立異”的學生,經常扮“酷”,走路學模特的“貓步”,與人告別用“飛吻”,褲管特意長短不齊,頭發染成黃色。為此,班主任老師多次找他談話。小李卻認為這樣才“酷”,才凸顯個性,才體現出自己思維的獨立性。對此,你對獨立思考的認識是( )
①獨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獨特,而是不人云亦云
②獨立思考表現為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他人的意見,一概置之不理
③獨立思考的表達要符合道德規范法律要求和“真善美”的標準
④獨立思考就是只提出自己的觀點,不傾聽理解他人的觀點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組卷:6引用:2難度:0.7 -
3.對如圖漫畫《新校規》認識不正確的是( )
A.不利于男女生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B.不利于男女生之間正常交往 C.有利于杜絕中學生早戀 D.不便于把握男女生之間正常交往的尺度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4.“慎獨”一詞出自《禮記?中庸》,對它的通俗理解是謹慎獨處,在沒有別人在場和監督的時候,也能夠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背道德的事,不做違紀違法的事,不做違背良心的事。“慎獨”要求我們( )
①養成自我省察的習慣
②敞開心扉,開放自己,廣交朋友
③檢視自身的不足,積極調整自己
④端正自己的行為,“止于至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31引用:18難度:0.9 -
5.如表對青春時光中“微行為”的點評,正確的有( )
序號 微行為 點評 A 小光看到自己長出了喉結,心里很害怕 沒有正確認識青春期生理變化 B 小輝生病在家休息,小亮打來電話問候 純屬拉幫結派、哥們義氣 C 小美認為男女有別,從不與男同學交往 嚴守男女同學正常交往的原則 D 小麗經常抄襲作業,小花替她保守秘密” 從點滴小事做起,積善成德 A.A B.B C.C D.D 組卷:36引用:10難度:0.8 -
6.春秋時期的孔子曾說:“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的確,“恥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自尊要從知恥開始。下列語句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
A.“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B.“羞惡之心,義之端也” C.“敬人者,人恒敬之” D.“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組卷:66引用:9難度:0.8
二、非選擇題
-
19.【在集體中成長】
以下是七年級(1)班的同學們整理出的班級事跡材料,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回答相關問題。
★生活回放
班主任指出,在過去的初中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和諧的音符影響我們班集體的發展。
(1)回顧中學以來的學習生活,請列舉同學中出現的與創建優秀班集體不相符的行為。
★分享故事
班長與大家分享了一個故事:有一天,小鷹、小鴨和小鹿在森林里發現了一箱水果,它們決定把這箱水果拖到森林俱樂部去。于是它們每人找來一條繩子,一頭系在水果箱上,一頭系在自己身上。小鷹想從天上飛過去,將繩子用力往天上拉。小鴨想從水路游到目的地,將繩子用力往水里拉。小鹿想走大路,將繩子用力往大路上拉。結果水果箱一動也不動。
(2)上面這個故事給我們建設美好集體帶來怎樣的啟示?
★主題辯論
同學們圍繞“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展開了主題辯論。
(3)你贊同誰的觀點?請簡要說明贊同的理由。
★讓和聲更美
班級成立伊始,在班主任張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就制定了奪取校優秀班集體的奮斗目標和課堂紀律、遵守校紀、學習態度等規則。全班同學分組討論并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從此,維護班級榮譽成為同學們一言一行的標準。
(4)根據材料回答,該班的同學是如何讓和聲更美的?組卷:17引用:2難度:0.4 -
20.【走進法治天地】
為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我校博雅八班召開“與法同行,陽光成長”的主題班會。下面是其中的兩個板塊,邀請你一起參與討論。
材料一具體內容 法律特征 2022年6月12日河北省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根據河北省公安廳指定管轄,發生在唐山市路北區某燒烤店的尋釁滋事、暴力毆打他人案件,由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偵查辦理,經廊坊市廣陽區人民檢察院批準,陳繼志等9名犯罪嫌疑人已由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執行逮捕。 ① 2021年8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個人信息保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②
材料二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意見》中指出,現在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還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性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一些問題導致學生作業和校外培訓負擔過重,家長經濟和精力負擔過重,嚴重對沖了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意見》指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要求學校必須嚴格落實“五項管理”,同時,要求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簡稱“雙減”)
請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2)教育部實行“雙減”政策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哪種保護?
(3)請你談談教育部實行“雙減”政策有什么意義?
(4)請你為落實“雙減”提出合理的建議。組卷:4引用:2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