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2-2013學年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圩豐中學七年級(上)生物寒假作業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題

          • 1.生物學:研究生物體的
             
            的科學,也叫生命科學.

            組卷:12引用:1難度:0.9
          • 2.對于每種生物來說,影響它的環境因素有:
             
             
            .非生物因素主要有
             
            等.如極地狐與大耳狐的形態不同,主要受
             
            影響;
             
            (填“短日照”或“長日照”)可以促進菊花提早開花.生物因素是指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 3.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同種生物之間的影響可以是互助也可以是斗爭,如螞蟻間傳遞信息是
             
            ,公羚羊之間為配偶是
             
            關系.異種生物之間的影響也是如此;(種間關系:競爭、互助、
             
             
            等.)如蝴蝶與開花植物
             
            關系,菟絲子與大豆
             
            關系.

            組卷:15引用:1難度:0.9
          • 4.生物也能影響環境,如牛產糞便污染環境,影響牧草生長;
             
            清除糞便,改良土壤;不同植被對空氣的
             
            影響不同;
             
            可凈化空氣減少噪音;
             
            疏松土壤.總之生物與環境相互
             
            相互
             

            組卷:13引用:1難度:0.9
          • 5.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每一種生物都具有
             
            環境的能力(適者生存),生物對環境的適應不僅表現在
             
            方面,還表現在
             
            等各個方面.如形態上適應的有擬態、保護色等;
             
            上適應的有鳥有鳥翅、魚有鰭等;
             
            上適應的有:鳥類遷徙、夏眠等.

            組卷:5引用:1難度:0.9
          • 6.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
             
             
            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

            組卷:45引用:22難度:0.7
          • 7.生態系統的組成:它包括
             
            成分和
             
            成分.非生物成分是指非生命的物質和能量,包括
             
            等非生物因素.生物成分包括
             
             
             
            等所有生物,并根據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將它們劃分為
             
             
             
            .分解者:能把動植物的遺體或排泄物分解成
             
            ,如
             
            ,是不可缺少的成分.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8.地球上生態系統的類型多種多樣,它們不是
             
            的,有著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9.
             
            是人類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園,是地球上最大的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10.什么是無土栽培?人們不用土壤,而是根據植物生活所需要的無機鹽
             
             
            的不同,用水和各種不同比例的
             
            配成培養液來栽培植物的方法.

            組卷:9引用:1難度:0.9
          • 11.實驗分析無土栽培成功的原因:提供了植物生長必需的
             

            組卷:10引用:1難度:0.7
          • 12.植物生長三要素:
             
             
             

            組卷:1引用:1難度:0.9
          • 13.植物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根尖(根的最尖端到生長根毛的區域)的
             
            區.根尖的結構由頂端向上依次是
             
            (保護)、
             
            (分裂)、
             
            (長長)和
             
            (大量的根毛增加了吸收面積)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14.應用:一次性施肥過多造成的
             
            現象(植物失水)、土壤干旱導致的植物萎蔫現象(植物失水)、帶土移栽植物(保護根尖及
             
            ).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15.食物中對人有用的物質稱做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6.營養物質可以分為六大類:
             
             
             
             
             
             

            在饅頭、米飯、面條等谷類食品中含量較多的是
             
            ,脂肪在
             
            食品含量較多.蛋白質在
             
            含量較多,“第七類營養素”--
             

            組卷:4引用:1難度:0.7

          二、

          • 48.科學探究有三個要素:要有
             
            、要有
             
            、要有
             

            (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
             
            →作出假設→制訂計劃→
             
            →得出結論
            探究水溫變化對金魚呼吸次數的影響: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水溫升高,金魚的呼吸次數
             
            ;水溫降低,金魚呼吸次數
             

            (2)科學探究實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得有一個對照組,對照組的作用是
             

            ②實驗組和對照組之間只能有
             
            變量,兩個組之間不能比較是因為變量不唯一.
            ③實驗中經常要測量幾次,對這幾次的結果要取平均值,目的是
             
            ,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組卷:4引用:1難度:0.1
          • 49.顯微鏡的結構和使用
            (1)認識顯微鏡:觀察上圖的顯微鏡,辨認顯微鏡的每一部分,弄清每一部分的名稱和功能.
            ①機械部分:鏡座、鏡柱、鏡臂、鏡筒、
             
             
            、轉換器、載物臺、通光孔、壓片夾.
            ②照明部分:
             
            (含平面鏡和凹面鏡)、遮光器、光圈.
            ③光學部分:目鏡、
             
            (低倍鏡、高倍鏡).
            (2)顯微鏡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
            光線→
             
            →遮光器→通光孔→標本(一定要透明)→
             
            →鏡筒→
             
            (放大成倒立的虛像)→眼.
            (3)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①取鏡和安放:用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鏡座,正確取出顯微鏡,放在實驗桌上,略偏左,使鏡臂對著身體,鏡筒向前.
            ②對光:(三轉)
            A.轉動
             
            ,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
            B.轉遮光器,選一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
            C.
             
            眼注視目鏡,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
             
            鏡可以看到白亮的視野.
            ③觀察:A.放玻片標本,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使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B.轉動
             
            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注:此時實驗者的眼睛應側面看著物鏡頭和玻片之間,以免
             
            )C.
             
            眼看目鏡內,同時反向緩緩轉動
             
            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稍稍轉動
             
            準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收鏡(兩后,兩旁,一垂,一降)取下載玻片,擦干外表,壓片夾轉后,反光鏡垂直,物鏡偏到兩旁,鏡筒下降最低處,送進鏡箱,放回原處.
            (5)顯微鏡高倍和低倍下的區別:
              視野亮度 細胞的大小 清晰度 細胞的多少
            高倍鏡
             
             

             
             

             
             
            低倍鏡
             
             

             
             

             
             

            組卷:15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