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23 12:0:3

          一、選擇題(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的)

          • 1.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名言中與這句話蘊含道理一致的是(  )

            組卷:5引用:3難度:0.8
          • 2.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有(  )
            ①參加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②為志愿救援隊送糧送水
            ③用父母的錢打賞游戲主播
            ④周末在家認真完成作業

            組卷:18引用:2難度:0.7
          • 3.媒介素養是指人們正確地、建設性地使用媒介資源的能力。下列同學的行為能體現良好媒介素養的是(  )

            組卷:88引用:4難度:0.7
          • 4.利用網絡直播對農產品進行推廣和銷售,已經成為“互聯網+農業”的又一力作,助推了鄉村振興。這主要說明(  )
            ①網絡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
            ②創新是敢為人先的勇氣
            ③網絡能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創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組卷:98引用:6難度:0.6
          • 5.“正能量”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傳播網絡正能量是做一個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的表現。下列屬于傳播網絡正能量的是(  )
            ①在學校網站發帖造謠王某同學期末考試作弊
            ②主動參與山西網信辦指導的“智力扶貧”網絡公益活動,為我省的貧困人群捐款捐物
            ③對“成都新冠肺炎確診女孩”進行人肉搜索,披露其個人隱私
            ④傳播“山西好人”故事,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組卷:45引用:4難度:0.5
          • 6.在公共場合,手機聲音外放、無所顧忌地大聲接打電話等制造噪音的行為,往往令人們難以忍受。下列說法適合勸阻這類行為的是(  )
            ①這是一種違法行為,會受刑罰處罰
            ②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各種社會規則的約束
            ③學會換位思考,多考慮他人的感受
            ④提高文明素質,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下列行為符合這一規定的有(  )

            組卷:13引用:2難度:0.8

          二、辨析題(8分)

          • 20.2021年2月17日,《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領獎盛典》在央視播出,麗江華坪女高校長張桂梅入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她扎根云南貧困山區40多年,推動創建了中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2008年建校以來已幫助1800多位女孩圓了大學夢。張老師被女孩們親切地稱為“張媽媽”。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們的追夢人生。
            云南麗江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患上了10余種疾病,她卻依舊沒有停止奉獻的腳步。她說:“當聽到學生大學畢業后能為社會作貢獻時,我覺得值了。她們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閱讀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
            (1)張桂梅老師的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2)“盡自己最大努力為別人點亮一盞燈。”張桂梅老師的精神給我們的成長帶來哪些啟示?

            組卷:0引用:1難度:0.9
          • 21.最近,某班同學舉行一次模擬法庭活動,同學們收集到如下材料:
            材料一:14歲的小偉和小楠是好朋友,兩個人平時酷愛玩游戲,經常曠課,到黑網吧玩游戲。由于家里給的零花錢無法支付花銷,久而久之,他們的錢就入不敷出。于是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里,兩人多次攔路搶劫,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
            材料二:最新法律規定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請你參與此次模擬法庭活動,完成下列任務。
            (1)【庭前準備】為了搞好此次活動,針對這個案例,你準備查閱哪幾部法律?。
            (2)【法庭審理】結合材料一,請對小偉和小楠的行為性質進行分析。
            (3)【法庭宣傳】根據最新法律規定,12至14周歲未成年人犯故意殺人等罪不再是刑事“免責人群”,這種規定有什么意義?
            (4)【法庭教育】針對這個案件,在法庭教育環節,你想說些什么?請寫出發言要點。

            組卷:6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