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揚州市儀征實驗中學東區校八年級(上)質檢道德與法治試卷(10月份)
發布:2024/9/18 2:0: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25分)
-
1.青少年正處于走向社會的關鍵時期,應養成親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 )
①表現為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
②是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的
③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
④能保證我們擁有健康的人格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組卷:104引用:22難度:0.6 -
2.下列詩句中,要求我們關注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的是( )
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②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④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鄭板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組卷:888引用:35難度:0.5 -
3.社會是由共同生活的個體通過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聯合起來的集合。下列說法不能體現社會的重要性的是( )
A.社會的發展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的付出和努力 B.我們的學習和娛樂需要社會提供支持、保證 C.我們的衣食住行與社會息息相關 D.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組卷:5引用:7難度:0.8 -
4.“要想融入集體,健康成長,應該把M翻過來!”(Me=我,We=我們)。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個人必須正確認識和對待復雜的社會
②個人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③在集體中要正確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系
④學會合作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11引用:11難度:0.7 -
5.“水滴微公益”在網絡上倡議“一個保溫杯行動”,讓環衛工人在冬天也能喝上一口熱水,南京有4000多名小學生參與。此舉的意義在于( )
①有利于傳播網絡正能量
②要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
③有助于培養親社會行為
④能促進人生價值的實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44引用:6難度:0.7 -
6.有句公益廣告語“每人前進一小步,社會前進一大步”。魯迅先生也曾經說過“一個人要想離開社會而生存,那正像人拔著自己的頭發想離開地球一樣的不可能”。下面理解正確的是( )
A.兩者都強調個人不可能離開社會獨立存在 B.魯迅的話強調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C.兩者都強調社會的存在和發展是人們共同努力的結果 D.廣告語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與社會的全面進步分不開的 組卷:56引用:20難度:0.9 -
7.小華在學校里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在路上是遵守交規的行人,在家里是孝親敬長的孩子。這告訴我們( )
①不同的人在社會關系中的身份不同
②我們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
③不同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不同的身份
④每個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257引用:37難度:0.8 -
8.今年新通過的《民法總則》增加了這樣的條款:見義勇為者在救人時受到損害,可以得到補償;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除有重大損失外,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樣的規定,有助于( )
①弘揚真善美的行為
②培養人們的親社會行為
③依法維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④身處危難之中的人們得到及時救助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組卷:376引用:41難度:0.7 -
9.“中國飛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楊利偉做客《朗讀者》節目,圍繞主題“第一次”和大家分享了他難忘的飛天任務。在接受董卿訪談時他提到:“回顧中國60年的航天歷程無數人的很多次造就了中國人民飛天夢的第一次,是祖國和人民用智慧的雙手把我送上太空。”這句話深刻闡釋了個人和社會的關系,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社會由個人組成
②為了社會的發展,我們可以舍棄個人利益
③每個人都從社會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
④個人的生存、發展離不開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46引用:20難度:0.8
二、非選擇題(共25分,其中26題7分,27題8分,28題10分)
-
27.(1)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對違反社會規則行為的處罰,都必須采取強制性措施。
判斷:
理由:
(2)小坤在班級開展的“暢所欲言”主題班會上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享受自由,沒有必要遵守社會規則,因為自由與規則是完全對立的。”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對小坤的觀點進行評析。組卷:7引用:1難度:0.5 -
28.【與規則同行 創建美好生活】
社會生活有秩序,生活中處處有規則。下面列舉的是一些社會公共生活中的規則:
規則一 購物、買票等要排隊依次進行;人與人之間要講文明、有禮貌;在家里要孝敬父母,不向父母提過分要求。
規則二 中學生要穿戴整潔、樸素大方,不燙發,不染發,不化妝,不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穿高跟鞋。
規則三 學校、幼兒園、托兒所教職員工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為,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給予處分。
(1)上述規則分別屬于哪一類規則?
(2)談談為什么要制定這些規則。
(3)怎樣自覺遵守規則?組卷:9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