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北京八十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試卷(選考)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第一部分(單項選擇題,共50分)(共30小題,1-10題每題1分,11-30題每題2,共50分)

          • 1.下列關于噬菌體、大腸桿菌和酵母菌共同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h2>

            組卷:71難度:0.7
          • 2.四分體是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h2>

            組卷:564引用:38難度:0.9
          • 3.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對維持其前后代體細胞染色體數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動是( ?。?/h2>

            組卷:56引用:41難度:0.8
          • 4.某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這兩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若它的一個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后產生的四個精細胞中,有一個精細胞的基因型為AB,(不考慮交叉互換)那么另外三個的基因型分別是(  )

            組卷:205引用:34難度:0.7
          • 5.一對色覺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紅綠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覺都正常,祖父為色盲。該男孩的色盲基因來自(  )

            組卷:284難度:0.7
          • 6.水稻的有芒和無芒是一對相對性狀,下列四組雜交實驗中,能判斷性狀顯隱關系的是( ?。?br />①有芒×有芒→有芒
            ②有芒×有芒→有芒215+無芒70
            ③有芒×無芒→有芒
            ④有芒×無芒→有芒101+無芒97

            組卷:77引用:10難度:0.6
          • 7.下列物質的層次關系由大到小的是( ?。?/h2>

            組卷:40引用:9難度:0.8
          • 8.下列為四種遺傳病的系譜圖,能夠排除伴性遺傳的是( ?。?br />

            組卷:528引用:63難度:0.9
          • 9.孟德爾利用“假說-演繹法”發現了兩大遺傳定律。下列關于孟德爾得出分離定律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h2>

            組卷:180引用:11難度:0.7
          • 10.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發生于圖中哪個過程( ?。?br />

            組卷:577引用:146難度:0.7
          • 11.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的共同點是( ?。?/h2>

            組卷:75難度:0.7

          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共5小題,除特殊標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 34.人類ABO血型依據紅細胞表面是否存在A、B蛋白劃分。紅細胞表面有A蛋白為A型,有B蛋白為B型,兩種蛋白均沒有為O型。如圖為某家族ABO血型遺傳系譜。
            (1)血型均為A型的夫婦Ⅰ1和Ⅰ2,所生的孩子出現了不同血型,這種現象在遺傳學上稱為
             
            。
            (2)夫婦Ⅱ3和Ⅱ4,所生的孩子中Ⅲ8為AB型,其紅細胞表面既有A蛋白又有B蛋白,表明分化形成紅細胞過程中,控制血型的顯性基因有2個,且在該個體中
             
            (填“同時”或“不同時”)表達。
            (3)夫婦Ⅱ5和Ⅱ6所生孩子中,出現III9血型的現象極為罕見。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決定A蛋白和B蛋白表達的等位基因(IA、IB、i)位于9號染色體上,而II6的19號染色體上h基因純合(hh)時,導致IA和IB基因均無法表達,出現“偽O型”。據此分析,該家系中的“普通O型”Ⅲ7和“偽O型”II6的基因型分別為
             
             
            。
            (4)綜上分析,IA、IB和i基因的遺傳遵循
             
            定律,H(h)和I(i)基因的遺傳遵循
             
            定律。

            組卷:40引用:4難度:0.7
          • 35.請閱讀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剪接”創造生命的精彩復制、轉錄和翻譯是所有生物共同遵循的遺傳信息傳遞法則,被稱為“中心法則”。而對于真核生物而言,中心法則還必須加上關鍵一步——剪接。
            在遺傳信息的傳遞中,由DNA轉錄而來的RNA不能直接翻譯成蛋白質。因為轉錄形成的pre-mRNA(前體信使RNA)中,交錯分布著編碼蛋白質和不編碼蛋白質的序列,這兩種序列分別對應基因上的外顯子序列和內含子序列。而只有經過剪接過程,去除內含子信息、連接外顯子信息,才能形成可以用來翻譯的成熟mRNA。1977年科學家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到,一種DNA病毒的單鏈DNA序列和成熟mRNA通過堿基配對結合之后,單鏈DNA上會伸出一個個環狀的無法與mRNA結合的部分,這些環狀部分的DNA序列是成熟mRNA所沒有的。
            在很多情況下同一條pre-mRNA,通過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以產生出不同的成熟mRNA。
            在一種成熟mRNA中被剪掉的內含子信息,可能保留在另一種成熟mRNA中成為外顯子信息,這被稱為可變剪接。此外,外顯子信息的拼接也并不一定按照pre-mRNA中的順序,還可能打亂順序拼接,甚至不同pre-mRNA的“外顯子”序列還可以“跨界”連接。
            負責催化剪接這一復雜而精巧程序的“機器”便是剪接體。
            剪接體是生物體內最為復雜且高度動態的超大“分子機器”,由幾十至上百個蛋白質和數條RNA構成。在執行剪接任務時會不停地變化狀態,安裝上一些“部件”再去除一些“部件”。想要研究剪接體是如何工作的,就必須要對剪接體中每條RNA、蛋白質乃至每個原子進行空間的定位。2015年施一公院士帶領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酵母菌剪接體高分辨率的空間三維結構,2016年又進一步捕捉到剪接體處于不同工作階段的多個構象,據此揭示出pre-mRNA剪接的整體動態過程。后續又獲得了人源剪接體不同狀態的高分辨率結構,探明了剪接體組裝、激活和催化的機制。
            解析人源剪接體的結構,不僅有助于揭示體內剪接反應的分子機制,也能促進對一些疾病的認識,并為研發相關藥物提供了可能。例如,正常的SMN1基因可生產人體發育與生存必需的運動神經元存活蛋白SMA。而脊髓性肌萎縮患者的此基因突變,轉錄生成的pre-mRNA在剪接過程中,7號外顯子被當成內含子剪切掉。針對上述剪接問題而研發的藥物甲,能夠提高患者細胞內SMA蛋白的產量,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狀況。
            (1)真核生物遺傳信息從DNA到蛋白質的傳遞需要三步,按照順序依次為
             
            。
            (2)用于與成熟mRNA配對結合的單鏈DNA可作為
             
            時的模板鏈;單鏈DNA上無法與mRNA結合的部分是
             
            (從下列選項中選擇作答)。
            A.外顯子
            B.內含子
            C.外顯子或內含子
            D.剪接體
            (3)有人提出“一種基因只能產生一種蛋白質”,依據文章信息判斷這種說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4)下列對于施一公等科學家在研究剪接體時的過程和方法的表述,你認為合理的有
             
            。
            A.按照從局部到整體的思路,先分離出剪接體的部件再分析部件之間的關系
            B.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思路,先分析各種細菌的剪接體再分析人類的剪接體
            C.按照結構決定功能的思路,先研究了剪接體的分子結構再分析其作用機制
            (5)請根據文中信息推測藥物甲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的作用機制
             
            。

            組卷:16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