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哈爾濱三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試卷(選考)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9小題,每題4分,共36分。)
-
1.人類文明的進程離不開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關于科學家和他們的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開普勒發現了行星運動定律,從而提出了“日心說” B.第谷經過多年的天文觀測發現了行星沿橢圓軌道運動,并建立了行星運動三定律 C.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并證明了地面物體所受引力和天體間引力遵循相同規律 D.卡文迪什最早提出“在高山上水平拋出一物體,只要速度足夠大就不會再落在地球上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2.關于曲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加速度可以為零 B.變速運動一定是曲線運動 C.物體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線運動 D.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小于平均速率 組卷:19引用:2難度:0.7 -
3.如圖所示,為某種自行車的大齒輪、鏈條、小齒輪、腳踏板、后輪示意圖,在騎行過程中,腳踏板和大齒輪同軸轉動,小齒輪和后輪同軸轉動,已知大齒輪與小齒輪的半徑之比為3:1,后輪與小齒輪半徑之比為10:1,當使后輪離開地面,扭動腳蹈板帶動后輪一起勻速轉動時( )
A.A、C兩點的線速度vA:vc=10:3 B.A、B兩點的角速度ωA:ωB=3:1 C.A、C兩點的周期TA:TC=3:1 D.A、C兩點的向心加速度aA:aC=10:1 組卷:111引用:2難度:0.5 -
4.如圖所示,質量可以不計的細桿長為l,一端固定著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能繞光滑的水平軸O轉動,讓小球在豎直平面內繞軸O做半徑為l的圓周運動,小球通過最高點時的線速度大小為v,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球能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是v= glB.當小球通過最高點時,小球可能處于超重狀態 C.在最高點時,若v> ,則小球與細桿之間的彈力隨v增大而減小glD.在最高點時,若v< ,則小球與細桿之間的彈力隨v減小而增大gl組卷:74引用:1難度:0.6 -
5.我國已掌握“半彈道跳躍式高速再入返回技術”(俗稱“打水漂”),為實現“嫦娥”飛船月地返回任務奠定基礎。如圖所示,假設與地球同球心的虛線球面為地球大氣層邊界,虛線球面外側沒有空氣,返回艙從a點無動力滑入大氣層,然后經b點從c點“跳出”,經d點后再從e點“躍入”實現多次減速,可避免損壞返回艙。d點為軌跡最高點,距離地面高度h,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則( )
A.返回艙在d點時的速度大小為 gR2R+hB.返回艙在d點時的角速度大小為 gR2(R+h)3C.返回艙在d點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gR2(R+h)2D.返回艙在d點時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為 gRR+h組卷:45引用:1難度:0.5 -
6.如圖為某同學對著豎直墻壁練習打乒乓球。在某次練習中,球與墻壁上A點碰撞后以20
m/s的水平速度彈離,恰好垂直落在球拍上的B點,已知球拍與水平方向夾角θ=60°,g=10m/s2,忽略空氣阻力,則A點到B點的距離為( )3A.20 m13B.10 m13C.40 m3D.20m 組卷:33引用:1難度:0.8
四、計算題(本題共3小題,共32分。寫出必要的過程和文字說明,只寫結果不得分)
-
18.如圖所示,“V”形光滑支架下端用鉸鏈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支架兩臂長各為L=2.0m,且與水平面間夾角均為53°,“V”形支架的AO臂上套有一根原長為L0=1.5m的輕質彈簧,彈簧勁度系數為k=100N/m,其下端固定于“V”形支架下端,上端與一個串在臂上的小球相連,已知小球質量為m=0.5kg。現讓小球隨支架一起繞中軸線OO′勻速轉動。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求
(1)輕彈簧恰為原長時,支架轉動的角速度大小;
(2)為使小球不從支架的AO臂滑出,支架轉動的角速度的最大值是多少。組卷:64引用:1難度:0.6 -
19.如圖所示。甲、乙為地球赤道面內圍繞地球運轉的通訊衛星。已知甲是與地面相對靜止的同步衛星;乙的運轉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軌道半徑為地球半徑的2倍,周期為T,在地球赤道上的P點有一位觀測者,觀測者始終相對于地面靜止。若地球半徑為R,地球的質量為M,地球的自轉周期為T0,已知萬有引力常量為G。求:
(1)衛星甲距離地面的高度;
(2)若某一時刻衛星乙剛好在P點的觀察者的正上方,則至少再經多長時間衛星乙會再次經過該觀察者的正上方?
(3)若甲、乙之間可進行無線信號通訊,不計信號傳輸時間,甲衛星對地球的最大視為θ,則甲、乙衛星間信號連續中斷的最長時間是多少?組卷:13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