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湘教版(2019)必修2《4.2 我國區域發展戰略》2023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9/7 19:0:9

          一、選擇題

          • 1.能源強度是指一個地區單位GDP所消耗的能源量,能源強度越大的地區,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依賴性越強。如圖是長江經濟帶部分省(區、市)2005~2013年能源強度及下降幅度示意圖。據此回答3~4題。

            結合區域發展特征,下列措施符合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原則的是(  )
            ①江蘇優先開發水能,優化能源結構
            ②四川發揮能源優勢,適當發展資源密集型產業
            ③湖北發展低耗能產業,降低能源強度
            ④貴州轉入高新技術產業,降低能源強度

            組卷:5引用:1難度:0.5
          • 2.亳州市利辛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境內煤炭探明儲量14.4億噸。2016年11月,安徽省最大的坑口電站-利辛板集電廠一期發電機組并網發電,年發電量夠亳州市用兩年,不但解決了區域煤炭外送、電力回流的困窘,還將剩余電力匯并到皖電東送通道輸送到上海、江蘇、浙江等地。據此完成16-17題。
            板集電廠建設的突出區位優勢是(  )

            組卷:2引用:1難度:0.7

          二、填空題

          • 3.“一帶一路”建設將改變中國區域發展版圖,它更多地強調省區之間的互聯互通,產業承接與轉移,有利于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據此完成10~11題。

            “一帶一路“建設分階段實施,近期重點目標是道路、能源管線、電信、港口等基礎設施共建和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程度,在這個階段,新疆的建設應該著眼于(  )

            組卷:0引用:0難度:0.60

          三、解答題

          • 1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2017年3月5日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粵港澳大灣區指的是由廣州、深圳、等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形成的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的擁有約1億人口,面積5600多平方公里,GDP規模約13000億美元,年航空客運流量1.1億人次,這些指標指標毫不遜色于舊金山、紐約、東京等成熟的大灣區城市群。

            材料二  日前港深兩地決定在落馬洲河套地區共同開發創新科技園區,為粵港澳發展開了一個好頭。落馬洲地區是1997年深圳河治理截彎取直工程后,在新舊河道間形成的一個區域,臨近香港米浦濕地,有蘆葦、沼澤、位于候鳥遷徙路線,圖2為落馬洲河套地區規劃圖。

            材料三  深圳河歷史上稱為“明溪”,是深圳與香港的界河。發源于深圳市梧桐山牛尾嶺南坡,自東北向西南,流過繁華的深圳市區,流入深圳灣,歸入大海。全長37公里,流域面積312.5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1‰,水系分布呈扇形。
            (1)分析粵港澳大灣區目前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
            (2)分析落馬洲河套地區土地規劃的合理性。
            (3)2017年3月5日香港日出、日落的方位。
            (4)深圳河兩岸經常發生洪澇災害,試分析其成因。

            組卷:8引用:2難度:0.3
          • 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長三角城市群位于長江經濟帶的最東端,有41個地級市,占地35.8萬平方公里,人口總量2.25億,GDP總量約占全國1/4,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著力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進更高起點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同“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互配合,完善中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如圖為長江經濟帶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示意圖。

            (1)下列是長三角三省一市在區域聯動發展中的定位分工,請將三省一市的簡稱填在相應的位置。
            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聚集地和綠色發展樣板區。
            ②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
            ③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
            ④全國數字經濟創新高地。
            (2)相較于長江流域其他城市群,評價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發展的區位條件。
            (3)近年來長三角地區的產業向中西部轉移較多,分析其對長三角地區的影響。
            (4)簡述促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措施。

            組卷:1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