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創新外國語學校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15分
-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東皋(gāo) 千載(zài) 燕然(yān) 鸚鵡洲(yīng) B.落暉(huī) 萋萋(qī) 屬國(shǔ) 荊門外(jì) C.驅犢(dú) 日暮(mù) 蕭關(xiāo) 帶禽歸(qíng) D.采薇(wēi) 征蓬(péng) 崔顥(hào) 沒馬蹄(mò) 組卷:690引用:7難度:0.9 -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觀總是讓游客嘆為觀止。 B.四位秀才非常傲慢,自認為才華出眾,目空一切。 C.楊科璋在滅火救援中緊急救出一名約兩歲孩子的事跡家喻戶曉。 D.不要認為巖石是堅固不壞的,他無時無刻經受著從各方面來的“攻擊”。 組卷:32引用:3難度:0.8 -
3.下列對詩作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A.首聯寫詩人輕車簡從,要前往邊關慰問將士。“屬國”是詩人自稱,“居延”泛指遼遠的邊塞地區,說明關塞迢迢,山高路遠,烘托了詩人孤寂的心境。 B.“歸雁”說明大雁向北飛,暗示詩人出使的季節是秋季,詩人以“征蓬”“歸雁”自比,直抒飄零之感和思歸之情,表達了自己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 C.頸聯以傳神的筆墨描寫了大漠、烽煙、長河、落日等塞外奇特壯麗的景象,筆力蒼勁,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被王國維稱之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D.詩人長途跋涉,終于到達蕭關,騎兵來報,言說都護已到了燕然前線,從側面表現了戰事的頻繁,贊揚了邊塞將士的愛國熱情,也表現了詩人的達觀。 組卷:662引用:4難度:0.4 -
4.下列對《野望》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A.首聯借陶淵明“登東皋以舒嘯”的詩句,暗含詩人歸隱之后,嘗耕東皋之意。 B.頷聯和頸聯運用工筆細描的表現手法,精細地描畫出了農村生活的真實場景。 C.頷聯和頸聯運用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使詩歌充滿畫面感,突出了鄉村氣息。 D.尾聯表明了詩人在現實當中難覓知音,孤苦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高士賢人。 組卷:726引用:8難度:0.6
六、現代文閱讀
-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分別回答問題。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新華社長江前線二十二日二十二時電??①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②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③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⑤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這一路現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⑦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⑧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定和平協定,有很大關系。⑨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⑩戰犯湯恩伯二十一日到蕪湖督戰,不起絲毫作用。?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三十五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至發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已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
(1)這則消息的“電頭”是
(2)導語中揭示我軍所向披靡、戰績輝煌的詞語是“
(3)請從語言的角度賞析文中劃線的句子。
句子: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分析加點詞作用)
(4)“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其原因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語言概述。
(5)這篇新聞中屬于議論的句子是哪兩句?這些議論的作用是什么?組卷:5引用:2難度:0.8
七、作文
-
12.在平時的生活中,總有那么一些事,成為你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請以“那件事,讓我忽然長大”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②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地名、人名;③字數不少于600字。組卷:14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