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實驗學校九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16 20:0:2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請選出各題中最符合題意的一個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
1.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新的偉大革命,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一“新的偉大革命”指的是( )
A.改革開放 B.社會主義革命 C.新民主主義革命 D.綠色革命 組卷:148引用:57難度:0.7 -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的鮮明特征之一是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下列觀點與“實現共同富?!毕嘁恢碌挠校ā 。?br />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②黨的奮斗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
④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57難度:0.7 -
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10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國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捷報頻傳,祖國面貌日新月異。欣逢盛世的你,感受至深至切,為慶祝中國共產黨100歲生日,以下最能表達你的心聲的是( ?。?/h2>
A.回望復興路,銘記黨恩勇擔新使命 B.走中國道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C.治國先治黨,反腐倡廉成工作中心 D.開啟新征程,全面小康任重而道遠 組卷:43引用:6難度:0.6 -
4.2021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
①是我國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體現了共享發展理念
③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④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維護公平正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56引用:2難度:0.7 -
5.2021年2月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畢節市黔西縣的苗族村寨化屋村考察時強調,脫貧之后,要接續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在化屋村文化廣場,總書記對鄉親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民族也不能落下”。下面觀點正確的是( ?。?br />①共同富裕是全民族的富裕,是所有人一齊實現的共富夢
②鄉村要振興就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③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是增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由之路
④共同富裕、鄉村振興能否實現,最重要的要看國家資金和政策扶持的力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組卷:61引用:4難度:0.7 -
6.2021年5月15日,中國自主實施的首個火星探測任務迎來歷史性高光時刻,“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已安全駛離著陸平臺,到達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我國開展火星探測( ?。?br />①可以極大地增強我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②表明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③說明我國堅定不移地走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之路
④說明我國正全方位引領世界科技發展,已成為世界科技強國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組卷:950引用:22難度:0.5 -
7.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火星。從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號”升空,到“天問一號”著陸火星,我國航天事業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實現了“從零追趕”到“部分領跑”的跨越。這表明我國( )
A.科技創新能力已全面領先世界 B.已實現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C.標志著我國已經成為科技強國 D.在一些重要科技領域走在世界前列 組卷:24引用:7難度:0.8 -
8.202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介紹了“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2021年重點工作,報告指出2021年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深化教育改革,實施教育提質擴容工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育體現了( ?。?br />①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發展教育是我國當前工作中心
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④教育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61引用:9難度:0.8 -
9.“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須梅”,諧音自古以來就有諸多妙用。廣東的“粵省事”、浙江的“浙里辦”、湖北的“鄂匯辦”、重慶的“渝快辦”、內蒙古的“蒙速辦”、貴州的“貴人服務”……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各地政務服務平臺的“大名”特色鮮明;動感十足,深受老百姓歡迎。諧音命名( )
①有趣好記,讓人耳目
②嘩眾取寵,故意標新立異
③以人為本,政府服務更顯溫情
④方便群眾,提高政府辦事效率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組卷:8引用:5難度:0.7 -
10.“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边@里的“法之必行”主要強調( ?。?br />①科學立法
②嚴格執法
③公正司法
④全民守法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組卷:357引用:51難度:0.7 -
11.“德潤人心,法安天下?!毕铝嘘P于德治與法治關系表述不正確的是( ?。?/h2>
A.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勸導力 B.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 C.德治重教化作用,法治重規范作用 D.德治與法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組卷:187引用:33難度:0.8
二、材料題(本題有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
33.【糧安天下】
“倉廩實,天下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材料一:2020年12月16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做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種子和耕地是“兩藏”的要害——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會議要求“18億畝耕地紅線要嚴防死守”,只有把這兩個要害抓住了才能從基礎上根本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1)要做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必須實施什么戰略?
材料二:袁隆平院士是享譽全球的“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袁老在鮐背之年依舊在做科研、帶學生。他常說:“我帶研究生有一個要求,你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帶!”“成功沒有捷徑,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畢其一生,專注田疇,播撒智慧,收獲富足!
(2)袁隆平院士的話讓我們懂得了哪些道理?
材料三:盡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舌尖上的浪費同樣觸目驚心,令人心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如圖是某班思政學習小組在開展“舌尖上的浪費”社會調查時,匯總的統計數據。
(3)針對統計數據反映的問題,為減少“舌尖上的浪費”,請你提幾條合理有效的建議。組卷:24引用:3難度:0.4 -
34.仔細閱讀以下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有一種擔當,生死存亡關頭敢于橫刀立馬,力挽狂瀾;有一種信念,面對二萬五千里的圍追堵截,一往無前;有一種精神,危難面前大義凜然,勇當前鋒……它們共同匯聚成一句話——“共產黨員跟我來?!?br />材料二:歷史是鑒往知來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治國理政最好的營養劑。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社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全體中國人民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前進路,對于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材料三:波瀾壯闊、滄桑巨變的民族復興圖景,鐫刻著幾代中國人前赴后繼、艱苦奮斗的身影。少年啊,彰顯新時代中國人的自信品格,與時代同進步,與祖國共成長。
(1)請結合上述材料列舉出兩位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
(2)回顧百年奮斗路,啟航未來新征程。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應如何踐行紅色精神?
(3)用一段文字描述“做自信的中國人”的形象。(要求:不少于50字)組卷:121引用:2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