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上冊《4.1 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2021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11/18 9:0:2
一、選擇題:
-
1.在生產、運輸、使用和貯存化學藥品時,應注意安全。濃硫酸運輸車須張貼的標志是( )
A. B. C. D. 組卷:290引用:8難度:0.8 -
2.下列滅火方法,主要是利用隔絕氧氣原理的是( )
A.吹滅蠟燭 B.用燈帽蓋滅酒精燈 C.關閉爐具閥門 D.用高壓水槍滅火 組卷:306引用:8難度:0.5 -
3.煤不完全燃燒時,排放出污染環境的氣體是( )
A.CO和CO2 B.SO2和CO2 C.SO2、NO2和CO2 D.NO2、SO2和CO 組卷:156引用:4難度:0.6 -
4.“火藥”名稱的由來就是“著火的藥,也就是《本草綱目》中記載的“以為烽燧銃機諸藥者”那你對“火”是否了解,選出下面正確的一項( )
A.物質燃燒一定有火 B.物質燃燒一定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 C.物質燃燒一定是化學變化 D.水能滅火是因為水降低了可燃物的著火點 組卷:54引用:2難度:0.6 -
5.良好的化學素養有利于維護生命財產安全。下列情況處理恰當的是( )
A.炒菜時,油鍋著火,可以用水澆滅 B.當發現火勢較大或有蔓延的趨勢和可能時,立即通知其他人及時撤離并撥打119火警電話 C.存放白磷時,可以直接放在空氣中 D.在加油站加油時,可以吸煙 組卷:22引用:2難度:0.5 -
6.燃料燃燒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從環境保護角度考慮,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B.“釜底抽薪”是利用隔絕氧氣的原理進行滅火 C.“鉆木取火”的原理是通過摩擦生熱提高木材的著火點 D.燃氣灶火焰呈黃色,鍋底出現黑色時,可調大灶具進風口 組卷:39引用:2難度:0.6
二、填空題:
-
17.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手持技術(利用傳感器和數據采集器實時測量技術)測量模擬建筑火災現場中氧氣含量、二氧化碳濃度和溫度的變化。驗證建筑火災逃生策略的合理性。
如圖1所示,在圓筒形透明塑料實驗容器中底部3個點(K1、K2、K3)分別放置甲、乙、丙3根高低不同的蠟燭:如圖2所示,在3根燭芯一定距離都依次放置氧氣傳感器(a1、a2、a3)、溫度傳感器(b1、b2、b3)和二氧化碳傳感器(c1、c2、c3)。點燃蠟燭后,蓋上實驗容器頂蓋后,采集3根蠟燭火焰附近相關數據。
(1)實驗獲取 3 根蠟燭熄滅的時間如表 1 所示,并提取每根蠟燭在這三個時間火焰附近的含氧量如表 2
所示。
表 13 根蠟燭熄滅的時間蠟燭 甲 乙 丙 熄滅時間/s 106 164 199 熄滅時間/s 低處(a3) 中處(a2) 高處(a1) 106 19.8 19.1 18.5 164 18.9 17.7 x 199 18.6 17.1 16.5
②表 2 中,x 可能是
A.17.9 B.17.2 C.16.1
③蠟燭熄滅時,含氧量均不為零。請據此對燃燒條件的表述做進一步的細化:
④縱看表 2 數據,
(2)實驗獲取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隨時間變化曲線依次如圖 3和圖4所示。
由此可知,點燃蠟燭后二氧化碳濃度由低處到高處逐漸變
(3)從以上分析,建筑火災時,人員應低下身子沿墻壁或貼近地面逃生,依據是組卷:335引用:7難度:0.8 -
18.燃料作為重要的能源,對于人類社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1)家用燃料的發展歷程如圖所示,括號內的物質是該燃料的主要成分。
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氣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氣均是石油化工的產品
C.可燃冰將成為未來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丙烷水合物
D.等質量的甲烷和丙烷完全燃燒,生成的二氧化碳質量相等
②在相同的溫度和壓強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反之亦然。在20℃、101kPa下,1升一氧化碳和1升甲烷分別充分燃燒,消耗氧氣的體積比為
③使燃料充分燃燒通常考慮兩點:一是燃燒時要有足夠的空氣;二是
(2)由CH4、CO、H2中的一種、兩種或三種組成的氣體,完全燃燒后,生成的CO2和H2O的質量之比是11:9,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原氣體可能是H2和CH4的混合物
B.原氣體中一定含有CH4
C.原氣體中若含有CO,則定含在H2
D.氣體中若同時含有CH4、CO和H2,則CO與H2的質量之比為7:1
(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氣中燃燒,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物質 甲烷 氧氣 水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反應前質量/g 3.2 11.2 0 0 0 反應后質量/g 0 0 7.2 4.4 未測 組卷:23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