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第一高級中學附屬學校八年級(上)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9月份)
發布:2024/9/22 10:0:8
一、選擇題(共34分)
-
1.作為社區的成員、社會的公民,我們應該( )
①關注社區治理
②為社區發展獻計獻策
③努力學習,長大后再參與社區建設
④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6引用:7難度:0.7 -
2.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B.每個人都是社會的組成部分 C.個人是社會“大網”上的一“結點” 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 組卷:33引用:6難度:0.8 -
3.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學校,我與小文是同桌。我與小文的關系屬于( )
A.業緣關系 B.血緣關系 C.地緣關系 D.法律關系 組卷:52引用:13難度:0.8 -
4.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下列正確反映個人與社會關系的是( )
A.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B.天下大勢之所趨,非人力之所能移也 C.天下之務,當與天下共之,豈一人之智所能獨了 D.士大夫三日不讀書,則義理不交于胸中,對鏡覺面目可憎,向人亦語言無味 組卷:13引用:8難度:0.8 -
5.“社會是一棵樹,我們是它的果實。”這句話告訴我們( )
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人們在社會交往中形成各種社會關系
③我們的社會生活豐富多彩
④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組卷:67引用:7難度:0.9 -
6.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絡閱讀。這是一種有別于傳統紙張閱讀的新型閱讀方式,無紙張限制,無攜帶保存障礙,圖書保存于網絡,一點即可閱讀,不用案頭堆積如山,耗費巨大木材資源。可見( )
A.網絡為科技創新搭建了平臺 B.網絡促進了人際交往和信息交流 C.網絡豐富了我們的物質生活 D.網絡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組卷:774引用:20難度:0.5 -
7.在日常生活中,子涵常常借助互聯網查閱學習資料、結交朋友,不僅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擴大了朋友圈,豐富了人際關系。這說明( )
A.互聯網可以隨時為我們提供所有的學習資源 B.我們可以從互聯網中獲取知識和進行人際交往 C.網絡打破了時空限制,我們可以隨意結交朋友 D.上網會導致網癮,我們應拒絕上網 組卷:7引用:13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36分)
-
20.當你吃完一根兒冰棍兒,小心地將包裝紙投入垃圾桶時;當你遇到不懂的問題虛心請教,誠實而不自欺時;當你見到同桌的筆壞了而主動地遞上一支時;當你在公交車上將座位讓給身邊的孕婦老者時……這些事例看似微乎其微,實則意義深遠。
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這些行為屬于什么行為?有什么意義?
(2)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培養這種行為?(三方面即可)組卷:63引用:8難度:0.3 -
21.材料一 在國內,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進,共享模式成為眾多創業者的重要選擇,從在線創意設計、營銷策劃到餐飲住宿、物流快遞、資金借貸、交通出行、生活服務、醫療保健、知識技能科研實驗,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幾乎所有的領域。
材料二 漫畫《網絡詐騙》
(1)材料一說明了網絡的哪些影響?
(2)材料二給我們什么啟示?
(3)從兩則材料中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組卷:2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