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河南省洛陽市澗西區東升二中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9/26 3:0:2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2分)

          • 1.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進行了解,也是學習物理的好習慣,坐在考場上請你仔細想想:你平時走路的步幅大約為50
            ,你正常走路的速度大約為1
            ,秋天教室里的溫度大約為20
            。(填寫合適的物理單位符號)

            組卷:8引用:1難度:0.8
          • 2.如圖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為
            ,物體的長度是
            cm;如圖乙所示的停表示數為
            s.某同學采用如圖丙所示的方法測定硬幣的直徑,測得硬幣的直徑D=
            cm。

            組卷:405引用:9難度:0.6
          • 3.如圖,2012年底,殲15在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號上實現首次起降,起飛時以航母為參照物,飛機是
            的(選填“運動”或“靜止”),以
            為參照物,殲15的飛行員是靜止的。

            組卷:29引用:2難度:0.7
          • 4.詩詞中蘊含豐富的聲學知識。“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中,“蟬”和“鳥”叫聲的區分依據是聲音的
            不同;“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
            (選填“響度大”或“音調高”),這是在
            減弱噪聲。

            組卷:27引用:1難度:0.7
          • 5.木琴是打擊樂器的一種,其琴鍵皆以木片制成;將木制琴鍵置于共鳴管之上,以琴棒敲擊時,琴鍵
            就可以產生旋律,這旋律通過
            傳播到人耳中,我們就可以聽到美妙的音樂,如圖所示,當琴棒從左到右敲擊琴鍵時,所產生旋律的音調逐漸
            。(選填“變高”或“變低”)

            組卷:147引用:5難度:0.9
          • 6.小欣打開冰箱門,發現冷凍室的側壁上有很多霜,這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的,這個過程中水蒸氣
            (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當他拿起濕抹布去擦時,抹布卻粘在了側壁上,這是因為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

            組卷:2235引用:236難度:0.9
          • 7.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釜的鑄造有“鐵化如水,以泥固針鐵柄勺從嘴受注”(如圖)這樣的記載。其中“鐵化如水”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此過程鐵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

            組卷:733引用:27難度:0.8
          • 8.對于小手術的麻醉,醫生常用一種沸點為13.1℃的液體氯乙烷,把準備施行手術的部位“凍結”起來。這是利用了液體氯乙烷在
            時需要
            的原理。

            組卷:428引用:58難度:0.7

          四、綜合應用題(共20分,第23題9分,第24題11分)

          • 23.自行車具有節能環保、靈活方便和安全系數高等優點。因此,它越來越受到驢友們的青睞,是驢友健身、郊游出行的首選工具。在一段長12km的綠道上,某位游客騎著自行車前半程騎行的平均速度是4m/s,后半程騎行的平均速度是6m/s。
            (1)這位游客通過這段綠道前半程所用的時間是多少s?
            (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組卷:19引用:1難度:0.6
          • 24.國慶假期,小華一家駕車出游,路遇山區,小華決定應用新學的物理知識做一些測量。如圖所示,當行駛在兩山間的平直公路上時,她讓爸爸以54km/h的速度定速駕駛,并在某位置鳴笛一聲,同時用手機秒表計時,發現2s后聽到來自前山的回聲。再隔了4s聽到來自后山的回聲,已知聲音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

            (1)從鳴笛到第一次聽到回聲,汽車行駛的距離;
            (2)鳴笛時,汽車距前山的距離;
            (3)兩山之間的距離。

            組卷:349引用:7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