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長沙一中高三(下)月考生物試卷(六)
發布:2024/11/22 8:0:31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本題共12小題)
-
1.202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Ardem Patapoutian正是從人類最習以為常的感覺入手研究,發現了觸覺受體Piezo。它由三個相同的Piezo蛋白組成“螺旋槳狀”三聚體,能直接響應細胞膜上的機械力刺激并介導陽離子進入細胞。如圖為Piezo的結構模式圖及可能的作用機理基本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Piezo蛋白是一種跨膜蛋白,一定含有元素C、H、O、N、S B.Piezo蛋白在核糖體上合成,不需要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C.機械力刺激導致Piezo蛋白變性、形狀改變、中央孔打開,離子內流 D.開發能抑制Piezo功能的藥物有望用來治療對機械力刺激過分敏感導致的“超敏痛” 組卷:15引用:5難度:0.5 -
2.在細胞周期中有一系列的檢驗點對細胞增殖進行嚴密監控,確保細胞增殖有序進行。周期蛋白cyclinB與蛋白激酶CDK1結合形成復合物MPF后,被激活的CDK1促進細胞由G2期進入M期;周期蛋白cyclinE與蛋白激酶CDK2結合形成復合物后,被激活的CDK2促進細胞由G1期進入S期。上述調控過程中MPF的活性和周期蛋白的濃度變化如圖所示。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抑制cyclinB基因的表達或CDK1的活性都可使細胞周期停滯在G2/M檢驗點 B.cyclinE可能與細胞內染色質螺旋化和紡錘體的形成密切相關 C.若將G2期和M期細胞融合,則G2期細胞進入M期的時間會提前 D.蛋白激酶CDK2可能參與了中心體復制的起始調控 組卷:49引用:6難度:0.6 -
3.某些與神經細胞相連接的細胞(靶細胞)會分泌出一定量的“存活因子”,沒有接收到“存活因子”信號刺激的神經細胞會啟動凋亡程序,如圖所示。如果這種神經細胞的死亡過程過多發生,會造成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病可能與這種機制有關,該病目前還沒有很好的治療手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存活因子”的存在可以抑制凋亡程序的表達 B.在神經系統發育過程中可能形成過量的神經細胞 C.發生凋亡的神經細胞中基因的轉錄和翻譯都被抑制 D.提高“存活因子”的分泌量可能治療阿爾茨海默病 組卷:4引用:3難度:0.6 -
4.甲、乙兩個精原細胞中,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甲細胞減數分裂時同源染色體1與2未分離,則產生配子的基因型為AaB、AaB、b、b B.若甲細胞減數分裂時A基因所在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則產生配子的基因型為AAB、B、ab、ab C.若乙細胞同源染色體1與2上的基因完全連鎖,則產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D:ad=1:1 D.若乙細胞產生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D:ad:Ad:aD=3:3:2:2,則發生交換的原始生殖細胞的比例為40% 組卷:50引用:4難度:0.7 -
5.土壤線蟲的蟲害程度與農作物健康和土壤群落的穩定性密切相關。為研究不同種植條件對土壤線蟲的影響,某研究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或推測中,正確的是( )
A.可用取樣器取樣法調查土壤線蟲的種群密度和豐富度 B.與番茄連作相比,水稻番茄輪作條件下,真菌和細菌的豐富度將顯著下降 C.番茄連作條件下,土壤環境條件最有利于番茄生長 D.輪作條件下,土壤線蟲個數最少,因此土壤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最低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6.將若干生理狀態相同、長度為3cm的鮮蘿卜條隨機均分為四組,分別置于清水a(對照組)和三種摩爾濃度相同的b、c、d溶液(實驗組)中,定時測量每組蘿卜條平均長度,記錄如圖。據圖分析,下述錯誤的是( )
A.a、b,c三組的蘿卜條細胞均發生了滲透吸水 B.90mim時,實驗組中的蘿卜條的細胞液濃度都比實驗前大 C.40min時,若將蘿卜條全移至清水,足夠時間后測量,則b、c組長度大于a、d組 D.40min后c組的蘿卜細胞開始主動運輸吸收葡萄糖導致質壁分離復原 組卷:10引用:4難度:0.7 -
7.限制性內切核酸酶SalⅠ和XhoⅠ識別序列與切割位點如圖1。用SalⅠ切割目的基因兩側,用XhoⅠ切割載體質粒,再用連接酶處理可形成重組質粒。實驗者用2種酶單獨切割或同時切割普通質粒和重組質粒,再將產物電泳分離,其結果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SalⅠ切割產生的黏性末端與XhoⅠ切割產生的黏性末端不同 B.根據重組質粒的酶切結果可知有2個目的基因插入重組質粒中 C.重組質粒上有1個限制酶SalⅠ和1個限制酶XhoⅠ的識別序列 D.2種酶切后產生的2kb產物可作為探針篩選含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 組卷:31引用:4難度:0.7
三、非選擇題
-
20.二化螟和褐飛虱在水稻植株上產卵繁殖,導致水稻減產。科研人員對這兩種害蟲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
(1)二化螟、褐飛虱、水稻及周圍其他生物、物質及能量統稱為
(2)科研人員在害蟲寄生情況不同的四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別測定各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蟲體重量,處理及結果如圖1所示。實驗結果表明,褐飛虱對新放置的二化螟的影響是
(3)稻螟赤眼蜂可將卵產在二化螟的蟲卵內,是二化螟的天敵。二化螟和褐飛虱在水稻上寄生導致水稻產生的防御性揮發物發生變化,“氣味”有所不同。科研人員在Y形管(見圖2)的A側和B側放置不同“氣味”的水稻植株(見圖3),Y形管的底部放置稻螟赤眼蜂,得到稻螟赤眼蜂被吸引移向A側或B側水稻的百分率。
①請仿照圖3完成本實驗的對照組處理及結果(選填a~d到虛線框Ⅰ和Ⅱ內,繪制預期百分率數據到虛線框Ⅲ內)。
②綜合分析圖3結果,概括本實驗的結論:
(4)研究發現,二化螟為鉆蛀性害蟲,以水稻莖稈纖維等為食;而褐飛虱主要刺吸水稻莖葉汁液。請從生態位的角度,概括這兩種害蟲的關系:組卷:5引用:2難度:0.5 -
21.回答利用農桿菌轉化法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相關問題:
(1)培育轉基因植物過程的核心步驟是
(2)重組載體中啟動子的作用是
(3)用兩種限制酶XbaⅠ和SacⅠ(兩種酶切出的黏性末端不同)切割某DNA,獲得含目的基因的片段。若利用該片段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應選用如圖中的何種Ti質粒?并說明原因。
(4)將受體細胞培養成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該技術的理論依據是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