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上)中考題單元試卷:第7單元 生物和環境是統一體(13)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
1.在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是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任務是( )
A.開展生態旅游 B.發展畜牧業 C.增加木材產量 D.改善生態環境 組卷:157引用:271難度:0.7 -
2.農藥可以殺滅害蟲,但某些農藥不易降解,容易在生物體內積累。農藥逐級富集主要是通過( )
A.水 B.空氣 C.食物鏈 D.土壤 組卷:92引用:69難度:0.9 -
3.在下列實例中,通過食物鏈而引起生態危機的是( )
A.酸雨 B.汞、鎘等有毒物質的積累和濃縮 C.溫室效應 D.臭氧減少,臭氧層出現空洞 組卷:126引用:93難度:0.9 -
4.如圖為一個生態系統中某些生物的相對數量關系,這些生物構成了一條食物鏈。在這條食物鏈中物質和能量流動的方向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組卷:391引用:280難度:0.7 -
5.低碳生活成為人類共同的選擇。根據下圖所示的碳循環部分過程,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
A.碳在無機環境和各種生物之間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 B.參與①過程的生物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C.②過程增強后,①過程隨之增強,故不能通過②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D.人類減少對③的依賴是當前緩解溫室效應的重要措施 組卷:99引用:64難度:0.9 -
6.某湖泊引進一種外來植物甲,跟蹤調查發現,湖泊中甲的數量逐年顯著增加,而本地食草魚類和水草的數量逐年顯著減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此湖泊中食草魚類的主要食物是甲 B.甲的引進不影響此湖泊生態系統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C.此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組成一個生態系統 D.大量投放同種食草魚類不能有效控制甲的蔓延 組卷:261引用:63難度:0.7 -
7.下列生態系統中,自動調節能力最強的是( )
A.農田生態系統 B.湖泊生態系統 C.草原生態系統 D.森林生態系統 組卷:152引用:63難度:0.9 -
8.農田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相比是比較脆弱的,其原因是農田生態系統的( )
①生態平衡穩定性強 ②生態系統組成單一 ③生態系統結構復雜
④生態平衡穩定性差 ⑤動植物種類繁多 ⑥生態系統結構簡單。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⑤ D.①⑤⑥ 組卷:294引用:99難度:0.9 -
9.在一個由水稻、蝗蟲和青蛙組成的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若青蛙被大量捕殺,能表示蝗蟲數量變化的曲線圖是( )
A. B. C. D. 組卷:407引用:107難度:0.9 -
10.有人在草原上試驗人工種草,為了防止鳥吃草籽,用網把試驗區罩上,后來發現,試驗區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子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長良好。經分析,造成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試驗區加網罩后( )
A.食物鏈被破壞 B.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 C.干旱缺水引起蟲害 D.食物網消失了 組卷:188引用:66難度:0.9
三、解答題(共2小題)
-
29.某湖泊生態系統生物種類豐富,長期處于比較穩定狀態.近年來,由于周圍農田大量使用農藥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質污染嚴重,湖內的動植物種類和數量急劇減少,成為遠近聞名的臭水灣.如表是科研人員對湖內一條食物鏈中四種生物體內DDT含量的檢測結果.請分析回答:
生物類別 A B C D DDT含量(ppm) 0.008 0.39 0.03 3.27
(2)除表中生物外,該生態系統至少還應有
(3)人工建造的魚塘生態系統穩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態系統弱,這是因為魚塘生態系統
(4)污染使湖泊中動植物種類和數量急劇減少,這說明生態系統的
(5)如果該湖泊中生活著少量揚子鱷,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請給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以保證揚子鱷的生存與繁衍:組卷:130引用:49難度:0.5 -
30.
如圖是婁底某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生物,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此生態系統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難以分解的有毒物質,圖中體內有毒物質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2)假如在某一時期蛇的數量大量減少,在該生態系統中數量顯著增加的生物是
(3)如圖中生物之間共有組卷:73引用:4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