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高教版拓展模塊(第四版)《國殤》2022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6/5 8:0:7

          一、基礎知識應用

          • 1.查閱資料,完成下面的填空題。
            ①屈原,
             
             
            國人,杰出的
             
             
            。名
             
            ,字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陽(今湖北秭歸)人。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
             
            主義詩人的杰出代表。
            ②屈原的出現,不僅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而開創了新詩體——
             
            ,后人因此將《詩經》與《楚辭》并稱為“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
             
            主義和
             
            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除此之外,以屈原為代表的楚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③屈原的傳世作品有《九歌》、《離騷》、《九章》、《天問》等。《國殤》選自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出自
             

            ④楚辭本是我國古典詩歌的一種體裁,屈原等人在民間歌謠的基礎上創造的這種新詩體,具有濃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皆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它打破了《詩經》
             
            言詩的格調,以
             
            言、
             
            言為主,多融進神話傳說,具有浪漫主義色彩。漢武時,
             
            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書,定名《楚辭》,從此,“楚辭”成為一種
             
            的名稱。

            組卷:6引用:1難度:0.5

          二、選擇題

          • 2.下列加點字注音有錯的一項是(  )

            組卷:28引用:7難度:0.6

          二、閱讀與表達能力訓練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渡荊門送別
            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對該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中間兩聯不僅對仗工整,而且寫得逼真如畫,猶如一幅長江出峽渡荊門長軸山水圖。
            B.頷聯兩句,寫出了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景中也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C.尾聯寫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李白遠行,既點明了題目,又暗示了故鄉人的深情厚誼。
            D.全詩情景交融,想象奇特,顯露了詩人豪邁的意氣和浪漫的情懷。
            (2)抒發作者鄉愁的句子是
             
             

            (3)寫景的句子是
             
             
             
             
            。這是按
             
            順序描繪的。
            (4)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

            組卷:5引用:1難度:0.6

          五、解答題

          • 8.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對這首詩語句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題目中的“次”本是“停駐”之意,這里指“再次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館之內。
            B.首聯中的“客路”指的是詩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題目中的北固山。
            C.頷聯中“兩岸闊”的“闊”是表現潮平之后的景象,隨著春潮的起漲,放眼望去,江面似與岸平,舟中人的視野也因此而開闊。
            D.頸聯透露出詩人是于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此聯表現了江上行舟即將天亮的情景。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歌以對偶句開頭,既顯工麗,又覺跳脫,先寫“客路”后寫“行舟”,那種人在江南、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間。
            B.第二聯的“風正一帆懸”寫得尤為精彩。詩正是通過這一小景,呈現了平野開闊、大江泛舟、波平浪靜等大景。
            C.第三聯寫得妙絕。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當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顯露春意。兩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無比喜悅之情,令人想象到詩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聯寫詩人正放舟于綠水之上,正向著青山之外的綠水進發,看到北歸的大雁正掠過晴空,想托雁兒捎信給在洛陽的家人,訴說自己內心深處的鄉愁。
            (3)品讀全詩,發揮聯想和想象,描繪第二聯所展現的畫面。

            組卷:10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