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九年級上冊《1.2 化學研究些什么》2023年同步練習卷(3)
發布:2024/9/5 5:0:8
一、選擇題
-
1.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生動還原了大運河的歷史場景。下列過程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開鑿河道 B.裁制船帆 C.煉鐵鑄錨 D.玉器雕刻 組卷:17引用:2難度:0.7 -
2.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空氣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 B.空氣中各種氣體的混合是均勻的 C.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氣 D.由于空氣的流動性,各地空氣組成相同 組卷:9引用:2難度:0.8 -
3.下列對變化現象的描述和對變化類型的判斷,錯誤的是( )
A.將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化學變化 B.將硝酸銀溶液滴入碘化鉀溶液中,產生黃色沉淀——化學變化 C.將氯化氫和氨氣混合,產生白煙——化學變化 D.將水放入試管中加熱,試管口產生白霧——化學變化 組卷:2引用:1難度:0.9 -
4.下列有關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氮氣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 B.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 C.空氣中稀有氣體所占比例雖小但用途廣泛 D.空氣污染不會造成臭氧層空洞 組卷:102引用:8難度:0.9 -
5.下列一些物質的自我介紹,其中介紹自己化學性質的是( )
A.
我是無色無味的液體B. 我是藍色固體
C.
我能燃燒D. 我能導電
組卷:12引用:6難度:0.9 -
6.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海水 B.石油 C.水銀 D.碘酒 組卷:3引用:5難度:0.7 -
7.2022年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發生6.8級地震,全國人民紛紛投入抗爭救災的行動中,下列救援行動中,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用生命探測儀搜救幸存者 B.搭建帳篷安置災民 C.醫護人員給災民測體溫 D.用消毒液進行消毒 組卷:18引用:3難度:0.9 -
8.下列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對應的關系中,錯誤的是( )
A.金剛石的硬度大,可制造鉆頭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 C.銅有良好的導電性,可制作導線 D.石墨很軟,可作干電池的電極 組卷:2引用:1難度:0.6
四、解答題
-
25.仔細分析以下幾個過程:
①潺潺的流水能蒸發變成水蒸氣;
②木炭用于取暖;
③醋酸能跟活潑金屬發生反應產生氫氣;
④白云變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
⑤鋼鐵可能會變成鐵銹;
⑥煤著火燃燒,殘余一堆灰燼;
⑦水蒸氣可以變成天空中的白云;
⑧鐵礦石冶煉成鋼鐵;
⑨酒精(乙醇)常作酒精燈和內燃機的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
⑩在16.6℃以上時,純凈的乙酸是一種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易溶于水和酒精。
請分析上述描述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組卷:163引用:5難度:0.5 -
26.如圖甲、乙所示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兩套實驗裝置,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已知:銅粉與氧氣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會生成氧化銅固體)
(1)寫出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2)選擇圖乙裝置進行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打開止水夾,進行實驗,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活塞的移動情況是
(3)圖乙裝置的試管中空氣的體積為25mL反應前注射器活塞位于15mL刻度線處,反應后注射器活塞位于9mL刻度線處,實驗測得氧氣的含量
(4)與圖甲實驗相比,圖乙實驗有什么優點?
(5)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實驗原理,老師利用傳感器技術定時測定了圖甲裝置內的壓強、溫度和氧氣濃度,變化趨勢如圖丙所示。
①其中X曲線表示的是
②結合X、Y兩條曲線,解釋圖丙中BC段壓強變化的原因:組卷:20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