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廣西崇左市江州區中考道德與法治模擬試卷(一)
發布:2024/11/23 7:30:1
一、下列各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將選定的答案標號涂黑。(本卷共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
-
1.日前,山東省濟南市打掉一個銷售偽劣疫情防控物資的犯罪團伙,抓獲16名嫌犯,繳獲假冒偽劣口罩32萬只,追繳口罩32萬只,追繳贓款15萬余元。這最主要體現我國法律的特征是( ?。?/h2>
A.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B.法律是由國強制力保證實施 C.訴訟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最權威的方法 D.法律的調整約束范圍比道德大 組卷:43引用:2難度:0.8 -
2.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如圖案例與違法行為對應正確的是( ?。?br />
案例 違法行為 ①小張騎摩托車不帶頭盔被交警罰款 民事違法行為 ②某工廠偷排工業廢水被環保部門處罰 行政違法行為 ③李某因搶劫他人財物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刑事違法行為 ④王某損害他人名譽被要求賠禮道歉 行政違法行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組卷:9引用:3難度:0.7 -
3.劉明在某手機專賣店買了一部新手機,用了不到一周就出了故障。他向工商行政部門投訴,但沒有得到合理解決,于是劉明將該手機專賣店告上法庭。劉明的維權手段依次是( ?。?/h2>
A.行政訴訟、民事訴訟 B.非訴訟手段、民事訴訟 C.行政訴訟、刑事訴訟 D.非訴訟手段、行政訴訟 組卷:3難度:0.8 -
4.2017年12月4日,我國迎來第四個國家憲法日,各種主題活動在全國展開。某校開展憲法進課堂活動,同學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h2>
A.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 B.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其他法律的總和 C.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任何違反憲法的行為都會受到刑罰處罰 D.憲法規定了國家的性質、我國的根本制度等國家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組卷:29引用:12難度:0.9 -
5.為加強交通管理,某市公安局在市區啟動非機動車交通違法抓拍功能,并對違規者施予一定的處罰。漫畫《逆行?罰!》警示我們( ?。?br />
A.生命都很脆弱,不堪一擊 B.要敬畏生命,珍愛生命 C.生命極其短暫,要及時行樂 D.生命是堅強的,要勇敢前行 組卷:2引用:2難度:0.6 -
6.張桂梅,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之一,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她沒有家庭、無房無車、一身病痛,卻用“蠟炬成灰淚始干”般的執念,在大山深處建起一所專供貧困家庭女孩就讀的免費高中,并用12年如一日的堅守,讓千余名孩子走出大山、圓夢大學。這說明( ?。?/h2>
A.只有投身教育扶貧,才能實現生命意義 B.教育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C.我們要勇于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D.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就會獲得豐厚的回報 組卷:33引用:4難度:0.6
二、解答題(共3小題,滿分26分)
-
19.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該法第十三條規定,每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所在周為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這部法律通過制度設計采取一系列措施,實現家庭教育由以家規、家訓、家書為載體的傳統模式,向以法治為引領和驅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內容、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新模式迭代升級,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要制定相關法律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保護?
(2)對此,有同學認為:通過德治就能解決“家事”,以法治形式變成“國事”小題大做!請你評析。組卷:11引用:1難度:0.4 -
20.2021年,“碳達峰、碳中和”一時成為高頻詞。九年級某班同學圍繞這一高頻詞開展“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主題探究活動,請你參與。
【探究一】第一小組收集了我國依法保護環境的材料: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
2020年7月至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了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
2021年3月,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林鏡泉等9名被告人非法采砂等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犯罪案件作出終審判決,除依法維持一審判處相應的有期徒刑外,還支持了檢方提起的生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請求,維持了一審對9名被告人連帶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29.6億余元的判決結果。
(1)結合探究一,分析以上舉措體現了依法治國的哪些要求?
【探究二】第二小組關注了2021年兩會期間新生的兩個熱詞--碳中和、碳達峰。我國向世界作出了“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贊譽。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碳減排,主動順應全球綠色低碳發展潮流的承諾。
(2)結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國作出這個承諾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三】8月25日是全國低碳日,2021年圍繞“低碳生活,綠建未來”主題,某市各地通過榕樹課堂、走村入戶、示范帶動等形式,深入宣傳低碳環保理念,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倡導大家踐行低碳生活,共建綠色家園。
(3)結合上述材料,談談青少年如何做到“踐行低碳生活,共建綠色家園”。組卷:10引用:1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