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山西省長治二中高一(下)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如圖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d、e、f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E、F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質,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e和f的區別是空間結構不同 B.在人體細胞中物質e共有4種 C.物質d的化學本質是固醇 D.在動物細胞內與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是糖原 組卷:8引用:1難度:0.6 -
2.ATP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有關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有幾項( )
①人體成熟的紅細胞、蛙的紅細胞、雞的紅細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ATP中的“A”與構成DNA、RNA中的堿基“A”不是同一物質
④ATP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直接供能物質,但在細胞內含量很少
⑤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過程中不消耗ATP
⑥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A.0項 B.1項 C.2項 D.3項 組卷:49引用:5難度:0.7 -
3.選擇合適的試劑有助于達到實驗目的,下列關于生物學實驗所用試劑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觀察根尖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體,可以用甲紫溶液使其著色 B.用麥芽糖、淀粉、淀粉酶作為實驗材料驗證酶的專一性時,可用碘液進行檢測 C.花生子葉切片經過蘇丹Ⅲ染液染色后,可以用50%酒精沖洗以去除浮色 D.綠葉中的色素會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而分開,達到分離色素的目的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4.用同一打孔器在一白蘿卜上打出若干蘿卜條,切成相同長度,均分為三組,分別置于等體積的Ⅰ、Ⅱ、Ⅲ三種溶液中一段時間,b點時將三組實驗的蘿卜條同時放回相應溶液的低濃度溶液中一段時間。實驗期間持續觀察蘿卜條體積的變化,并計算相對體積,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的自變量包括溶液的種類和濃度,觀測指標是蘿卜條的體積變化 B.隨著蘿卜條體積減小的同時,蘿卜細胞的原生質層逐漸與細胞壁分離 C.初始Ⅰ溶液濃度小于Ⅱ溶液,Ⅰ溶液和Ⅱ溶液中的溶質都能進入細胞 D.b點時Ⅱ溶液的滲透壓等于細胞液的滲透壓,Ⅲ溶液中的細胞已死亡 組卷:32引用:18難度:0.7 -
5.圖1為一只果蠅(2n=8)體內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組數目變化示意圖,圖2所示為該果蠅體內某一細胞分裂圖象中部分染色體的情況。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據圖1判斷,曲線HI段時該果蠅體內發生了受精作用過程 B.據圖1判斷,曲線EF段會出現圖2所示細胞,名稱為極體 C.圖1中BC、FG和LM段染色體組數目減半的原因不同 D.圖2細胞產生的子細胞所含染色體數目全部異常 組卷:73引用:3難度:0.7 -
6.如圖M、N為果蠅某精原細胞中的一對同源染色體,其中M為正常染色體,N中發生了結構變異(A、B、C、D、E表示基因)。該對同源染色體聯會后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纏繞并交換相應的片段,導致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形成了如圖所示的染色體橋,染色體橋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機斷裂,其他的分裂過程正常進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M、N聯會時,各有一條染色單體在基因B、C之間發生過斷裂 B.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體數目會減少 C.僅考慮B基因,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后可形成基因型為BB的精子 D.該精原細胞經減數分裂形成的含異常染色體的精子占 12組卷:4引用:1難度:0.6 -
7.果蠅灰身(B)對黑身(b)為顯性,現將純種灰身果蠅與黑身果蠅雜交,產生的F1再自交產生F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若將F2中所有黑身果蠅除去,讓灰身果蠅自由交配,產生F3,則F3中灰身與黑身果蠅的比例是5:1 B.若將F2中所有黑身果蠅除去,讓基因型相同的灰身果蠅進行交配,則F3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8:1 C.若F2中黑身果蠅不除去,讓果蠅進行自由交配,則F3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3:1 D.若F2中黑身果蠅不除去,讓基因型相同的果蠅雜交,則F3中灰身與黑身的比例是8:5 組卷:47引用:18難度:0.7 -
8.生物的某些變異可通過細胞分裂某一時期染色體的行為來識別.甲、乙兩模式圖分別表示細胞減數分裂過程中出現的“環形圈”、“十字形結構”現象,圖中字母表示染色體上的基因.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乙兩種變異類型分別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基因重組 B.甲圖是由于個別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導致染色體上基因數目改變的結果 C.乙圖是由于四分體時期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生交叉互換的結果 D.甲、乙兩圖常出現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體數與DNA數之比為1:2 組卷:81引用:37難度:0.7 -
9.某雄性哺乳動物(2N=10)的一個細胞的染色體正移向兩極,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無染色單體存在,則此細胞可能有10對同源染色體 B.若有染色單體存在,則此時細胞中發生基因重組 C.若細胞中無Y染色體,則此細胞的染色體數與體細胞的相同 D.若細胞中有2條Y染色體,則此細胞正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10.如圖曲線表示各類遺傳病在人體不同發育階段的發病風險,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在人類的遺傳病中,患者的體細胞中可能不含致病基因 B.在單基因遺傳病中,體細胞中含有某致病基因后,個體就會發病 C.多基因遺傳病的顯著特點是成年人發病風險顯著增加 D.因為大多數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是致死的,發病率在出生后明顯低于胎兒期 組卷:40引用: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29.研究人員對珍珠貝(2n)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細胞中染色體形態,數目和分布進行了觀察分析,圖1為其細胞分裂一個時期的示意圖(僅示部分染色體)。圖2中細胞類型是依據不同時期細胞中染色體數和核DNA分子數的數量關系而劃分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細胞分裂的方式和時期是
(2)若某細胞屬于類型c,取自精巢,沒有同源染色體,那么該細胞的名稱是
(3)若類型b、d、e的細胞屬于同一次減數分裂,那么三者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4)在圖2的5種細胞類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類型有
(5)著絲點分裂導致圖2中一種細胞類型轉變為另一種細胞類型,其轉變的具體情況有
(6)珍珠貝卵母細胞分裂一般停留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續過程。細胞松弛素B能阻滯細胞分裂而導致染色體數加倍,可用于誘導三倍體。現有3組實驗:用細胞松弛素B分別阻滯卵母細胞的減數第一次分裂、減數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請預測三倍體出現率最低的是
(7)若圖乙細胞在進行減數第一次分裂時,③和④沒有分離,減數第二次分裂正常,則最終形成的4個子細胞的基因型為組卷:43引用:1難度:0.6 -
30.蜥蜴是爬行類中種類最多的族群,體型差異很大,從數厘米大的加勒比壁虎,到近3~5米長的科莫多龍都有。如圖為某島上蜥蜴新種形成的模式圖:
(1)如圖表示小島上蜥蜴進化的基本過程,X代表
(2)小島的蜥蜴原種由許多個體組成,這些個體總和是生物
(3)小島上能進行生殖的所有蜥蜴個體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蜥蜴的
(4)據考察,該小島原與大陸相連,因海平面上升而逐漸遠離大陸而成現狀。小島上的蜥蜴新種與蜥蜴原種已成為兩個物種,由此可見,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是
(5)由于海平面繼續上升,小島上食物短缺,生存空間減少導致
(6)蜥蜴種群中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一是通過
(7)對蜥蜴原種和蜥蜴新種的線粒體某基因片段序列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序列有52個變異位點,總變異率為14.3%,這些差異屬于組卷:8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