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七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4小題,每小題1分,計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
1.通過本學期地理課程的學習,你認為下列最有利于形成人地和諧觀念的是( )
A.掌握地球與地圖的基礎知識 B.了解世界的地理概況 C.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系 D.掌握閱讀和使用地球儀、地圖的基本技能 組卷:13引用:1難度:0.5 -
2.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如圖是榆林市某地的高德地圖截屏。讀圖完成2~4題。
由圖推斷,搜索地點最可能位于( )A.榆溪河東岸附近 B.榆林科創新城供水有限公司附近 C.榆陽機場附近 D.榆林市政府附近 組卷:3引用:0難度:0.70 -
3.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電子地圖已成為人們常用的工具。如圖是江海區某地的百度地圖截屏。據此完成30~32題。
放大或縮小手機地圖,可以使屏幕中的地圖呈現范圍時大時小,放大或縮小地圖,實際上是在改變地圖的( )A.比例尺 B.方向 C.圖例 D.注記 組卷:4引用:0難度:0.50 -
4.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如圖是榆林市某地的高德地圖截屏。讀圖完成2~4題。
我們在使用高德地圖導航時,語音助手播報信息時使用的是( )A.阿拉伯語 B.漢語 C.法語 D.德語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5.如果天氣預報中說明天榆林地區開始大幅度降溫,你要做的準備是( )
A.上學帶雨具 B.出門穿防曬衣 C.吃雪糕,防暑降溫 D.添加衣物,預防感冒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6.某天的清晨,一只甲蟲落在地球儀的a地。結合地球儀圖,完成6~7題。
下列有關a地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這里有太陽直射現象 B.全年高溫 C.位于熱帶 D.位于北溫帶 組卷:1引用:0難度:0.50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計36分)
-
29.探究學習是新一輪地理課程改革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請根據下面的圖文材料,完成下列探究學習。
探究主題:世界氣候差異及其影響
探究方法:氣候類型分布——氣候特點——影響因素
探究材料:
材料一:2021年2月19日,美國重新加入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巴黎協定》提出要努力實現升溫控制在1.5℃的目標,并且提出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人為排放與清除之間的平衡。
材料二:“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圖1和“甲、乙兩地的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圖2。
嘗試探究:
(1)填圖:完善“材料二”圖1圖例中的氣候類型名稱:①
(2)繪圖:據圖1丙地氣溫、降水材料,補畫完成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從圖中可以看出丙地的氣候特點是
(3)對比差異:圖2是“材料二”中甲、乙兩地的氣溫和降水量柱狀圖,導致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4)《巴黎協定》關注全球氣候變暖。關于氣候變暖的原因和后果的邏輯關系正確的是
①大量燃燒煤、石油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沿海低地被淹沒
④冰川融化
⑤海平面上升
⑥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多
⑦溫室效應使氣溫增高
A.①②→⑥→⑦→④→⑤→③
B.①②→⑦→④→⑤→⑥→③
C.①②→⑤→⑥→③→⑦→④
D.①②→④→⑤→③→⑥→⑦組卷:0引用:1難度:0.4 -
30.今年是中國“人世”20周年,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人世”以來,中國利用外資從2001年的468.8億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1443.74億美元。讀“某年世界部分國家國內生產值(億美元)”,完成下列問題。
(1)從圖中可以看出,
(2)中國與尼日利亞的互助合作被稱為
A.“亞太合作”
B.“南北對話”
C.“南北合作”
D.“南南合作”
(3)2021年12月11日是中國“入世”20周年,20年前加入的這個國際性組織是組卷:8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