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3章 物質構成的奧秘》2020年單元測試卷(28)

          發布:2025/1/3 16:0:3

          一、選擇題

          • 1.廚房中報警器檢測到煤氣泄漏,從分子性質角度解釋,這是利用(  )

            組卷:196引用:43難度:0.9
          • 2.元素觀是化學的重要觀念之一。下列有關元素的說法錯誤的是( ?。?/h2>

            組卷:363引用:124難度:0.7
          • 3.分子和原子的本質區別是( ?。?/h2>

            組卷:47引用:12難度:0.9
          • 4.元素符號書寫正確的是( ?。?/h2>

            組卷:49引用:5難度:0.7
          • 5.某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則該物質(  )

            組卷:27難度:0.9
          • 6.下列微粒結構示意圖中,表示陽離子的是( ?。?/h2>

            組卷:76引用:78難度:0.9

          三、實驗題

          • 19.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兩個實驗方案驗證微粒的性質,請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方案一]如圖1。
            (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2)但另一同學認為該同學的方案不嚴謹,對實驗進行了改進:如圖2,在另一個燒杯放相同體積的酚酞溶液,放置在空氣中,他的目的是
             
            。
            [實驗方案二]
            如圖3制作兩個材質、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無色透明塑料瓶,瓶內用細線固定有用濾紙折疊成的大小和形狀相同的小紙花,小紙花上都均勻噴有酚酞溶液,分別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同時注入5滴濃氨水,然后將針孔處密封,再將兩個塑料瓶如圖4和圖5分別同時放入等體積的冷水和40℃的熱水中。
            觀察到的現象是
             

            [實驗結論]根據以上兩個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
             

            組卷:65引用:4難度:0.4

          四、簡答題

          • 20.在24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在一首詩中表達了物質不滅的觀點:“無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東西也不會消滅.看起來萬物是死了,但是實則猶生.正如一場春雨落地,霎時失去蹤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長成花葉果實,依然欣欣向榮.”請你從分子和原子的觀點,說明物質不滅的原因.

            組卷:88引用:11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