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級上冊《1.2.2 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2020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11/9 5:30:1
一、單選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
1.下列對如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圖示的各種成分在生態學上可以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B.圖中有一條食物鏈:蟬→螳螂→黃雀→蛇→細菌 C.細菌與蟬之間的關系屬于競爭 D.當環境受到污染時,蛇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最少 組卷:29引用:6難度:0.4 -
2.杭州市河道“人工生物浮島”項目,是五水共治生態修復的一項重要舉措.生物浮島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營養化物質,使得水體的營養得到轉移,減輕水體由于封閉或循環不足帶來的水體腥臭、富營養化現象.下列有關生物浮島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浮島上的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N、P元素 B.生物浮島能抑制浮游藻類的大量生長繁殖 C.生物浮島項目說明人類活動可以影響環境 D.生物浮島上的動植物構成生態系統 組卷:70引用:3難度:0.7 -
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草原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組成生態系統 C.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主要是吃與被吃的關系 D.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 組卷:275引用:62難度:0.9 -
4.秦漢時期我國黃土高原森林茂密,后來卻成了荒山,黃土高原植物減少主要原因是( )
A.地殼運動 B.常年干旱 C.過度開發破壞生態系統穩定 D.北方寒流侵襲 組卷:68引用:4難度:0.7 -
5.為了防止鳥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牧草的實驗區用 網子罩起來.過一段時間后發現,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子吃光,而未加網罩的牧草生長良好.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是( )
A.網罩影響了牧草的光合作用 B.破壞了牧草周圍環境的生態平衡 C.降低了牧草抵抗害蟲的能力 D.造成了牧草周圍環境的污染 組卷:124引用:11難度:0.9 -
6.《狼圖騰》講述了草原民族對狼情感的矛盾,一方面他們敬畏狼,另一方面也會適時殺狼、掏狼崽.下列關于狼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控制狼的數量,維持生態平衡 B.作為消費者參與物質循環 C.毛色與周圍環境相似,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狼適應草原生活,生存能力強,因此狼的數量遠遠大于鼠的數量 組卷:46引用:8難度:0.7 -
7.下列哪項是由于食物鏈受到破壞而造成水稻減產( )
A.連續干旱 B.化肥使用不當 C.大量捕殺青蛙,使害蟲因缺少天敵而大量繁殖 D.酸雨的危害 組卷:24引用:8難度:0.9
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每小題分,共40分)
-
22.我市廣饒縣是全國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縣,全縣糧食畝產近千公斤。實驗學校生物興趣小組同學對某農田生態系統進行了調查分析,并繪出了如圖所示的食物網。請據圖回答:
(1)此農田生態系統的食物網中有
(2)請寫出蛇獲得能量最多的一條食物鏈
(3)夏季,農民經常在農田里除草、滅蟲。從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角度,這樣做的目的是
(4)收獲季節,人們往往在農田焚燒農作物的秸稈,這樣做很不科學。針對這一現象,同學們向有關部門建議,要遵循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基本原理,進行無廢料生產,該生產模式應該是
(5)該生態系統容易遭到破壞的原因是組卷:62引用:7難度:0.1 -
23.某湖泊生態系統生物種類豐富,長期處于比較穩定狀態.近年來,由于周圍農田大量使用農藥以及附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入,水質污染嚴重,湖內的動植物種類和數量急劇減少,成為遠近聞名的臭水灣.如表是科研人員對湖內一條食物鏈中四種生物體內DDT含量的檢測結果.請分析回答:
(1)寫出A、B、C、D四種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生物類別 A B C D DDT含量(ppm) 0.008 0.39 0.03 3.27
(2)除表中生物外,該生態系統至少還應有
(3)人工建造的魚塘生態系統穩定性往往比天然的湖泊生態系統弱.這是因為魚塘生態系統
(4)污染使湖泊中動植物種類和數量急劇減少,這說明生態系統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威脅該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原因是
(5)若該湖泊中生活著少量揚子鱷,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請給出相應的保護措施以保證揚子鱷的生存與繁衍:組卷:10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