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實驗中學等三校聯考八年級(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19 0: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

          • 1.下列關于腔腸動物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

            組卷:223引用:3難度:0.5
          • 2.在條件適宜的環境里,水螅的身體上長出芽體,芽體成熟后脫離母體成為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稱為(  )

            組卷:304引用:5難度:0.6
          • 3.豬肉絳蟲是一條營寄生生活的扁形動物,據此可推測其最發達的結構是(  )

            組卷:102引用:9難度:0.9
          • 4.下列不是渦蟲兩側對稱體形比水螅輻射對稱體形具有的優勢(  )

            組卷:143引用:3難度:0.6
          • 5.下列關于蛔蟲的特點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1引用:4難度:0.8
          • 6.下列哪項會使人感染蛔蟲卵、患上蛔蟲病(  )

            組卷:15引用:4難度:0.9
          • 7.蚯蚓一般生活在潮濕、疏松的土壤中,它的氣體交換靠的是(  )

            組卷:42引用:5難度:0.9
          • 8.下列動物中,可用于提取制作抗血栓藥物的是(  )

            組卷:276引用:22難度:0.9
          • 9.軟體動物是除節肢動物外最大的類群,如圖動物中屬于軟體動物的是(  )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10.“光影奪目的珍珠是貝類在劇痛中滴落的淚珠”。河蚌結構中,與珍珠形成有關的結構是(  )

            組卷:244引用:20難度:0.9
          • 11.蝗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有蛻皮現象,其原因是(  )

            組卷:14引用:71難度:0.9
          • 12.下列關于節肢動物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634引用:36難度:0.9
          • 13.2022年4月,23萬尾人工培育的中華鱘被放入長江。中華鱘是一種古老的魚類,它的主要特征有(  )
            ①生活在水中
            ②體表覆蓋鱗片,用鰓呼吸
            ③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
            ④體溫恒定

            組卷:432引用:37難度:0.8
          • 14.下列關于魚的呼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137引用:12難度:0.4
          • 15.下列關于青蛙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50引用:7難度:0.5

          二、簡答題(每空1分,共30分)

          • 45.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張家界國家自然保護區內動植物種類豐富。國家Ⅰ級保護植物有珙桐、紅豆杉、銀杏等6種;Ⅱ級保護植物29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有金錢豹、云豹、白冠長尾雛等5種;Ⅱ級保護動物有獼猴、大鯢、紅腹角雛等51種。
            (1)材料中出現的最小的分類單位是
             
            ,在這個分類等級中生物的共同特征最
             

            (2)隨著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認識不斷加深,生物多樣性的內涵也更加豐富,上述資料中體現了生物
             
            的多樣性。
            (3)紅豆杉、銀杏的種子裸露,其外層沒有果皮包被;這在生物分類學上,屬于種子植物中的
             
            植物。
            (4)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組卷:12引用:2難度:0.5
          • 46.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想知道學校的教室、宿舍和操場三個環境中,哪個環境中的細菌最多?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具體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用牛肉汁和瓊脂混合制成培養基,分成4組并裝入培養皿中,分別標上甲、乙、丙、丁。
            第二步:將4組裝有培養基的培養皿進行高溫滅菌,然后冷卻。
            第三步:將甲、乙、丙三組分別放置在教室、宿舍和操場,打開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5分鐘,再蓋上封好。丁組不做處理。
            第四步:將4組培養皿放入到同一個恒溫箱中培養,定期進行觀察并記錄好各培養皿中細菌的菌落數。
            (1)實驗中,設置丁組的目的是
             

            (2)實驗第三步中“打開培養皿,暴露在空氣中5分鐘,再蓋上封好”。相當于細菌一般培養方法中的哪一個步驟?
             

            (3)實驗第四步將4組培養皿放置在相同的溫度下進行培養,是為了控制
             

            (4)若實驗結果為乙組培養皿中菌落數最多,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