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淄博市某縣六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五四學制)
發布:2024/7/19 8:0:9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共21分)
-
1.閱讀下列文段,完成小題。
①你家場院丟失的那些麥粒,確鑿無疑是被門前槐樹上的兩只斑鳩吃了,成了它們的一部分午餐(A。)它們慚愧卻無以回報,為此連連道歉,并在屋頂上天天唱歌,以表示對你家的謝忱和感念。
②你丟失在田坎、地邊的那些蠶豆,安靜地蹲在土坷垃里,來年四月,它們會用綠葉和淡紫色的花兒打出招領啟示。不過,你已經認不出它們了,但你能認出春天熟悉的容顏。
③你丟失的那根柳木拐杖,是你在走親戚的路上歇息時順手插在溪邊的,你落在了那里。幾天后,當你返回(B,)柳木拐杖已經發芽,過些年就會長成一棵大柳樹。無意中,你在土地上留下一個多么蔥籠的念想和美好的簽名。
④秋天,大風將你家晾曬的稻谷和豆莢刮走了一些,東家瓦房上撒一點兒,西家煙囪上丟一些。過不了多久,你就會看見,那瓦房上的瓦秧(C、)煙囪上的豆苗,都綠瑩瑩地向你招手致意,向村莊和土地問好。
⑤你知道它們是不結穗子和豆子的,它們短暫的(D,)站在高處的一生,是一陣風導致的美麗錯誤。它們索性在這些短暫的日子里,認真地打出綠色的手語,把美麗的錯誤,變成純粹的風景和美麗。
(摘自《在田野,你不會丟失任何東西》李漢榮)(1)文段中加點詞語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確鑿(záo)
B.土坷(k?。├?br />C.落(là)在
D.煙囪(cōnɡ)
(2)文段中加點詞語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慚愧
B.啟示
C.豆莢
D.純粹
(3)文段中A、B、C、D處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4)關于文段中語言修辭使用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它們慚愧卻無以回報,為此連連道歉,并在屋頂上天天唱歌,以表示對你家的謝忱和感念。(運用擬人修辭手法寫斑鳩的感念和謝忱,寫在田野里、麥粒不會丟失。)
B.不過,你已經認不出它們了,但你能認出春天熟悉的容顏。(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寫丟失在田野里的蠶豆變換成春天熟悉的容顏。)
C.它們索性在這些短暫的日子里,認真地打出綠色的手語,把美麗的錯誤,變成純粹的風景和美麗。(運用排比修辭手法,形象地寫一陣風將稻谷、豆莢變成瓦房、煙囪上的豆苗。)
D.秋天,大風將你家晾曬的稻谷和豆莢刮走了一些,東家瓦房上撒一點兒,西家煙囪上丟一些。(采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大風將稻谷、豆莢帶走的情景。)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2.下列語句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6月4日清晨成功著陸東風著陸場,科技人員對其在穿越黑障區時的穩定跟蹤,表明我國在載人飛船返回穿越黑障區跟蹤測量難題上取得重大突破。 B.中國女排4日在世界女排聯賽名古屋站的最后一場比賽中,以總比分3:0擊敗東道主日本隊,以四戰全勝的戰績結束了世界女排聯賽第一周的比賽。 C.經過幾十年的建設發展,國家自然博物館在古生物、動物、植物、人類學、地球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D.為進一步做好學生優惠票發售工作,方便學生乘車出行,6月5日起,鐵路12306手機客戶端提供學生優惠資質在線核驗服務,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按時完成每學年學籍電子注冊的普通高校學生可進行在線核驗。 組卷:22難度:0.9 -
3.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北京的春節》選自《老舍全集》,作者人民藝術家老舍用充滿“京味兒”的語言,將老北京春節習俗娓娓道來,為讀者展開了一幅老北京民俗畫卷,透露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喜愛與認同。 B.《有的人》采用對比的寫法,歌頌“給人民當牛馬”的人,鞭撻“騎在人民頭上”的人,表達了正義者必勝、邪惡者必敗的信念。作者臧克家,詩人。 C.《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講述兩小兒“辯日”、孔子不能“決”的故事,寓示了“再熟悉的事物也有可能包含我們所不確知”的道理。 D.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他的楷書用筆方圓并施,點畫棱角分明,結構精妙。人們常用“顏筋柳骨”中的“顏筋”形容其書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勁。 組卷:34引用:1難度:0.9
四、專題性學習(共10分)
-
10.請結合對《魯濱遜漂流記》整本書具體內容閱讀,完成下列題目。
此人(魯濱遜?克羅索)一生的離奇遭遇是前所未聞的;他那變化多端的生活,也是絕無僅有的。故事主人公以樸實嚴肅的態度,敘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并像所有明智的人一樣,用現身說法的方式教導別人
——節選自《魯濱遜漂流記》(丹尼爾?笛福)(1)請結合對《魯濱遜漂流記》整本書閱讀,概括闡釋書中“此人(主人公魯濱遜?克羅索)”的“離奇遭遇”。
(2)請結合對《魯濱遜漂流記》整本書閱讀,概括闡釋此人(主人公魯濱遜?克羅索)“變化多端的”生活經歷。
(3)請結合對《魯濱遜漂流記》整本書閱讀,寫下你閱讀此書后受到的“教導”。組卷:21難度:0.5
五、寫作(共60分)
-
11.寫作。
馮至在《表里的生物》中,由“為什么父親的懷表會發聲呢?”展開敘述,展示一個孩子“胡思亂想”的同時,也寫出了孩子們探索、思考的過程,讓人會心一笑、掩卷遐思;梁衡《青山不老》中用對“老人”生活的輕描淡寫與對晉西北環境惡劣、山溝綠如江南的不吝筆墨,用對“老人”平淡無奇的敘述與其植樹造林巨大成就形成對比,表達對“老人”由衷敬佩與贊美的同時,也告訴我們“以小寫大”的散文筆法;臧克家在《有的人》中用對比方法,表達了對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本竦母叨荣潛P,激勵我們關注社會、思考人生,為民族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請以“有文如是,真好”為題,撰寫一篇文章,要求:(1)詩歌除外、文體不限;(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4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