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青竹湖湘一外國語學校九年級(上)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12/12 2:0:2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
1.下列變化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干冰升華 B.輪胎爆炸 C.鐵生銹 D.石油的分餾 組卷:7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有關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金剛石、石墨、C60都是黑色固體 B.用碳素墨水寫的字能保存很久說明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C.一氧化碳有毒,易與血紅蛋白結合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都能還原氧化銅 組卷:8引用:1難度:0.6 -
3.下列實驗現象既能體現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又能體現其化學性質的是( )
A.
蠟燭自下而上熄滅B.
軟塑料瓶變癟C.
石蕊溶液變紅D.
氣球上浮組卷:1345難度:0.6 -
4.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 B.均一的、穩定的液體叫做溶液 C.洗滌劑能乳化油污使其溶于水 D.硝酸銨溶于水放熱溶液溫度升高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5.中國政府承諾“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與碳吸收達到平衡,實現二氧化碳相對“零排放”。為了實現碳中和,從實際出發,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h2>
A.鼓勵拼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推廣垃圾分類處理,加強資源回收利用 C.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D.采用物理或化學方法,捕集或吸收廢氣中的二氧化碳 組卷:376引用:15難度:0.8 -
6.下列有關金屬材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多數合金的抗腐蝕性能比組成它們的純金屬更好 B.鋼的性能優良,所以鋼是純凈的鐵 C.合金比其組成金屬的硬度更大、熔點更高 D.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鐵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7.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不能實現的探究目的是( )
A.甲圖中①②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空氣是否有關 B.甲圖中②③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水是否有關 C.乙可探究溫度是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 組卷:55難度:0.6
五、實驗探究題(共2小題,每空2分,共20分)
-
22.實驗室中有下列儀器:
(1)填寫標號儀器名稱:③
(2)實驗室制取H2時用到了儀器③,實驗時要將儀器③下端管口伸入到液面以下液封的目的是
(3)實驗室制取CO2并欲得到平穩的氣流,應選擇發生裝置的儀器組合為
(4)若用圖2裝置收集CO2,檢驗CO2收集滿的方法是組卷:44引用:2難度:0.6 -
23.青竹湖湘一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取用生石灰時,發現裝滿生石灰的塑料試劑瓶已經膨脹破裂(如圖所示),打開瓶蓋看到原本粉末狀生石灰已經部分結塊變得較為堅硬。
該興趣小組的同學經過討論后認為生石灰長時間放置后吸收了空氣中的
同學們對變質后產生的物質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小青同學提出試劑瓶中最多只有兩種固體,小竹同學提出了不同意見。小組同學經過討論后一致同意小竹同學的意見,變質后的固體中還可能存在
Ⅰ.小青同學從破裂的塑料試劑瓶中取少量固體樣品,放在研缽中研碎,取部分研碎后的粉末倒入燒杯中,再加入100mL20℃的蒸餾水,充分攪拌,馬上用溫度計測得溫度
Ⅱ.小竹同學另取少量研碎后的粉末倒入燒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燒杯中仍然有較多的渾濁物,小竹得出原破裂的塑料試劑瓶中存在CaCO3,接著小竹將燒杯內的混合物過濾,再往得到的澄清的濾液中通入CO2,發現澄清的濾液變渾濁,小竹得出原破裂的塑料試劑瓶中還存在Ca(OH)2,小湖同學否定了小竹同學的部分結論,理由是
小湖同學設計了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探究破裂的塑料試劑瓶內所含固體中CaCO3的質量分數(氫氧化鈉能吸收二氧化碳,濃硫酸能吸收水,稀鹽酸的揮發性不考慮,各種試劑均足量)。
【實驗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寫出檢查裝置B(如圖2所示)的氣密性的方法
②稱取m1克破裂塑料試劑瓶內固體樣品加入錐形瓶中,從左側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再稱取裝置D的初始質量為m2克。
③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緩緩將稀鹽酸滴入,直到B裝置中不再產生氣泡,稱量裝置D的最終質量為m3克
④計算: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為m3-m2克,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得到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最終計算出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老師指出小湖的實驗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測定不準確。請你提出改進方法組卷:20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