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陜西省安康市紫陽縣七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A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5題,每題2分,計30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 1.對中學時代在生命的歷程中起到的作用表述不正確的是(  )
            ①中學時代是人生發展的最重要的階段,對我們一生的發展起決定性作用
            ②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童年到少年的生命進階
            ③中學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
            ④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

            組卷:175引用:5難度:0.6
          • 2.俗話說:“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解一生之需。”這句話對我們的啟示是(  )

            組卷:32引用:16難度:0.8
          • 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體現出正確認識自我的途徑是(  )

            組卷:28引用:4難度:0.7
          • 4.“與君遠相知,不道云海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視頻主旨演講中引用的這句古詩告訴我們(  )

            組卷:168引用:102難度:0.8
          • 5.交友既需要熱忱、激情,也需要方法、智慧。有助于我們建立友誼的方法有(  )
            ①記住對方的名字
            ②尋找共同之處
            ③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
            ④保持好奇心

            組卷:4引用:2難度:0.8
          • 6.我們期待持久的友情,但遇到考驗時,又常常點擊鼠標讓自己一直“下線”;我們期待對方的真誠,但常常又戴上面具去參加一場又一場“假面舞會”。這現象主要揭示了(  )
            ①互聯網有時關閉了與他人溝通的心靈之門
            ②網上交往是人際交往的唯一通道
            ③網絡虛擬的交往難以觸碰到生活中的真實
            ④網上交到的朋友都是真誠友善的

            組卷:76引用:7難度:0.6

          二、非選擇題本部分共4題,計50分。

          • 18.【面對挫折有差別】
            材料一 出現新冠疫情后,甲每天早、中、晚都要量體溫,體溫稍有波動,便非常緊張。聽說所在的小區出現了一個確診病例,就更加緊張。有一天,他在泡腳后,發覺體溫有點上升,雖然在正常范圍內,但他卻很焦慮:“我可能感染新冠了!怎么辦呀?”
            材料二 疫情期間,乙感覺不舒服,體溫也有點偏高,于是,他囑咐妻子、孩子在家做好防控、戴口罩、勤洗手、通風、保證營養……自己騎車去了附近的醫院,經檢測被確診,立刻住院治療,最終痊愈。令人感嘆的是,他能夠清楚地說出近期活動的軌跡以及密切接觸者,而且,他的妻子、孩子均未被感染。他把自己的經歷通過微博分享出來,希望大家不必過度恐慌,重視病毒的傳染性,嚴格遵守防疫要求。
            (1)請根據材料一、二完成下表。
            人物 挫折情境 挫折認知(對挫折情境的認識和評價) 挫折反應
            有感染風險
             
            緊張、焦慮、恐懼……
             
            尊重科學,相信遵守防疫要求
            有助于戰勝疫情。
             
            (2)根據材料一、二及上表內容,寫出你從中悟出的關于“應對挫折”的道理。
            (3)寫一個自己進入初中以來遇到的挫折,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并寫出解決辦法。
            挫折 挫折認知(對挫折情境具體、合理、有的認識和評價) 具體、合理、有效的解決辦法
             
             
             

            組卷:3引用:3難度:0.3
          • 1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人怎樣活著才有價值?古往今來,每個人用自己的方式作出了回答。

            (1)請從上圖中選擇一位你熟知的人物,圍繞“生命的價值”說明他的偉大之處。
            材料二:在我們的生活中,更多的人是默默無聞的,他(她)們或是凌晨清掃街道的環衛工人,或是每天下廚做美味晚餐的媽媽,或是日復一日精研技藝的工匠,或是年復一年無私奉獻的志愿者……
            (2)有人說:“與偉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無聞的,這樣的生命有沒有意義呢?”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這一問題。

            組卷:16引用:4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