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寧夏吳忠市利通區扁擔溝中心學校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4/11/12 19:0:1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每小題2分,共14分)
-
1.如圖所示的現象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圖: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時,可以改變發出聲音的音調 B.乙圖:發聲的音叉輕觸系在繩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彈開,說明發聲體在振動 C.丙圖:醫生用聽診器為病人聽診,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D.丁圖:摩托車上的消聲器是在傳播途徑中減弱噪聲 組卷:125引用:5難度:0.8 -
2.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二十四節氣”作為開幕式倒計時,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下列有關節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霜降有霜,米谷滿倉”,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小寒凍土,大寒凍河”,河水結冰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C.“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D.“清明時節雨紛紛”,雨的形成是液化現象,需要吸熱 組卷:36引用:4難度:0.7 -
3.下列所示的各種力學現象中,分析正確的是( )
A.用力吹氣,硬幣跳起說明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大 B.將瓶子拿到高處,外界氣壓減小,細管內水柱下降 C.橡皮膜向左凸出反映了液體壓強與密度的關系 D.瓶子受到的重力與手對瓶子的摩擦力是平衡力 組卷:56引用:2難度:0.5 -
4.以下屬于安全用電的是( )
A.空氣開關跳閘一定是電路中接入了大功率用電器 B.使用試電筆時手不能接觸筆尾金屬體,以防觸電 C.帶有金屬外殼的家用電器必須使用三孔插座 D.可以用鋼、鐵、鋁絲等代替保險絲 組卷:10引用:2難度:0.8 -
5.將L1“3.8V 0.3A”和L2“2.5V 0.3A”兩燈連成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S及S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燈都能正常發光 B.乙電流表一定比甲電流表的示數大 C.兩燈都會發光,且L1比L2更亮 D.若L1出現短路故障,則L2也不會發光 組卷:326引用:2難度:0.7 -
6.2022年2月15日,在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決賽中,中國小將蘇翊鳴全程動作行云流水,發揮穩健,最終獲得金牌。如圖所示是他在空中某一瞬間的照片和比賽過程中的運動軌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他加速下滑,慣性變大 B.由于雪地會漫反射太陽光刺激眼睛,所以他要佩戴防護眼鏡 C.他下滑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加 D.若他下滑過程中一切外力消失,他將處于靜止狀態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五、實驗探究(共23分)
-
18.小明和同學們分別用“伏安法”測小燈泡的電阻,小燈泡額定電壓為2.5V,小燈泡的電阻約為10Ω。
(1)圖甲是小明根據電路圖連接的實物圖,閉合開關后,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發現小燈泡的亮度 (選填“變亮”“變暗”或“不變”);經檢查,是由于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實物圖中連接錯誤的導線上打“×”并補畫出正確的連線(要求滑片向右移動時小燈泡變亮)。
(2)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示數接近3V,取下小燈泡,兩表的示數不變,出現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3)當滑動變阻器移到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小燈泡兩端電壓為 V,要測量小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阻,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 (選填“左”或“右”)移。
(4)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繼續實驗,并將測得的實驗數據記錄在表中:序號 1 2 3 4 5 電壓(V) 0.3 0.5 1 2 2.5 電流(A) 0.06 0.10 0.16 0.19 0.20
②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發現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低,其燈絲的電阻越 (選填“大”或“小”),原因:。
③小明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繪制出小燈泡的I-U圖像應與圖丙中圖像 (選填“a”或“b”)相似。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19.小昆在學習磁現象時看到老師用磁鐵吸起—元硬幣,知道了磁鐵具有吸引鐵鈷鎳的性質,又聽爺爺稱硬幣為“鎳幣”﹒他想知道制作一元硬幣的材料是否是純“鎳”,于是便設計了如下測量一元硬幣密度的實驗方案.(ρ鎳=8.9×103kg/m3)
(1)小昆在調節天平平衡時,將游碼移動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后,發現指針如圖甲所示,則接下來應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平衡螺母;
(2)小昆選用了10枚相同的硬幣進行實驗,用天平稱量硬幣的質量時,按如圖所示的方法來稱量硬幣的質量,請指出其中一個錯誤 ;
(3)改正錯誤后,測量時,在最小的砝碼放入右盤后,指針由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左側轉至右側,此時小昆的下一步操作是(選填“A”、“B”或“C”) .
A.向左調節平衡螺母,直至分度盤上的指針指到中央刻度線
B.取下最小的砝碼,并向右調節游碼,直至天平平衡
C.向右調節游碼
(4)當橫梁再次平衡時,砝碼及游碼的位置如圖丙所示,則10枚硬幣的質量為 g,圖丁是10枚硬幣放入量筒前液面情況,放入10枚硬幣后液面升高到38mL處,小昆所測一元硬幣的密度是 kg/m3,他由此判斷制作一元硬幣的材料不是純鎳.
(5)與小昆同組的小晨設計了一個實驗,用排水法測硬幣的密度.實驗器材有小空桶、溢水杯燒杯、量筒和水,實驗步驟如下:
①讓小空桶漂浮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如圖1;
②將硬幣浸沒在水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V1,如圖2;
③將燒杯中水倒掉,從水中取出硬幣,如圖3;
④將硬幣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在水面,測得此時溢出水的體積為V2,如圖4,若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則被測硬幣的密度為 (用V1、V2、ρ水表示);寫出推導的過程。(結果1分,過程2分)組卷:46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