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韶關市新豐縣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20題,每小題3分,共60分)
-
1.馬克思說:“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員 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C.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 D.個人可以脫離社會而生存和發展 組卷:190引用:133難度:0.6 -
2.有一首歌這樣寫到:接受我的關懷,期待你的笑容!告訴你一個發現,你我都會感動,世界很小,是個家庭!從養成親社會行為角度來看,這首歌贊美的是( )
A.助人和分享 B.尊重和平等 C.謙讓和表達 D.諒解和奉獻 組卷:24引用:10難度:0.7 -
3.自從有了智能手機,寧寧的生活方便多了:想看新聞,打開網頁就能看到;遇到難題,搜一下就有解題方法;想聊天了,找個網友就能聊……由于過分依賴網絡,她和朋友、家人的感情越來越遠了。這反映了( )
①網絡交往關閉了與他人溝通的心靈之門,應該杜絕網絡
②互聯網信息量大,為我們的學習、工作、娛樂提供便利
③網絡交往超越了時空的限制,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
④網上交友有利也有弊,要學會在現實中與人交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348引用:34難度:0.5 -
4.網上購物準備付款時,電腦屏幕彈出一個窗口,大意是只要點擊窗口提供的鏈接購買,保證便宜80%.這時怎么辦?下列四種想法,最正確的是( )
A.好消息,分享到QQ群 B.這可能是陷阱,要警惕 C.先放到購物車,以后再買 D.趕快下手,真劃算 組卷:219引用:44難度:0.7 -
5.在十字路口,盡管人多車雜,但由于行人車輛各行其道,紅燈停,綠燈行穿梭有序道路也就暢通無阻。這一現象告訴我們( )
A.人們要遵守道德行為規范 B.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C.人們要學會尊重他人 D.遇事要謙恭禮讓 組卷:27引用:19難度:0.7 -
6.漫畫告訴我們( )
A.在網絡上發表言論要負法律責任 B.網絡是傳播謠言的罪魁禍首,弊大于利 C.公民要自覺遵守網絡規則 D.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在網絡上發表言論 組卷:20引用:3難度:0.6 -
7.下列古訓與“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門”蘊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③言而有信,一諾千金
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組卷:179引用:100難度:0.9 -
8.誠實守信是公民的道德標準,如果社會上每一個人都能夠做到誠實守信,那么這個社會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對于誠實,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 )
A.誠實是為人處世的內心態度 B.誠實就是實事求是,表里如一 C.誠實的人會吃虧 D.誠實的人不說違心話,不做違心事 組卷:27引用:4難度:0.7
二、材料題(共4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
23.【關愛與奉獻】
材料一: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輕的女士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到她進去后才放開手老奶奶向她道謝時,那位女士對老奶奶說:“我的媽媽也和您的年紀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也有人為她開門。”生活中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我們能感受到,關愛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材料二:統計資料顯示,自共青團中央發起實施青年志愿者行動以來,全國累計已有2.68億人次的青年和社會公眾為社會提供了超過61億小時的志愿服務。為了培養同學們熱心公益、服務社會的良好品質,某校決定舉辦一次以“熱心公益活動,服務奉獻社會”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結合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結合材料一,想一想生活中我們為什么要關愛他人?
(2)結合材料二,請談談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對中學生健康成長的意義。
(3)請思考我們應如何更好的服務和奉獻社會?組卷:66引用:3難度:0.7 -
24.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網絡中一篇題名為《沒有了祖國你將什么都不是》的帖子廣為傳播,引發網民的支持和共鳴。文章說,任何時期的社會動蕩最受傷害的就是人民,主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才是每個公民要形成的共識。只有祖國才是我們的依靠,只有祖國繁榮富強,我們才能生活幸福!永遠記住,國家好,大家才會好!
結合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國家好,大家才會好!”請簡要分析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關系。
(2)上述材料啟示我們青少年學生應如何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組卷:101引用:5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