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遼寧省丹東市鳳城市中考地理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要求的,請將符合題意要求的選項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每小題3分,共16分)
-
1.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世人矚目的成就。結合實例一、實例二和圖1、圖2,完成1~3題。
實例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表面。
實例二:2021年4月29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據此完成1~3題。
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和著陸火星表面時,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分別接近圖1中所示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組卷:14引用:0難度:0.60 -
2.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世人矚目的成就。結合實例一、實例二和圖1、圖2,完成1~3題。
實例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表面。
實例二:2021年4月29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發射當日(4月29日),文昌的天氣狀況是( )A.多云轉晴,西南風四級 B.陰轉晴,東北風四級 C.多云轉晴,最高氣溫22℃ D.多云轉晴,東北風四級 組卷:7引用:0難度:0.60 -
3.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世人矚目的成就。結合實例一、實例二和圖1、圖2,完成1~3題。
實例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表面。
實例二:2021年4月29日,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在海南文昌成功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從發射到著陸火星表面期間,沈陽市某中學正午旗桿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 )A.長→短→長 B.短→長→短 C.長→短 D.短→長 組卷:7引用:0難度:0.50 -
4.火地島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島嶼,島上雪線高度僅500~800米,有很多樹木,這里常年受盛行西北風的影響,因風速強勁,迎風面樹枝易受損傷,背風面樹枝正常生長,使得樹冠形狀呈現不對稱,樹冠形狀奇特,當地稱作“醉漢樹”,為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傳統民居以低矮、尖頂木屋為主。如圖示意火地島位置及“醉漢樹”及傳統民居景觀。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推測“醉漢樹”的樹冠最可能朝向( )A.西北 B.南 C.北 D.東南 組卷:7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每空1分,共24分)
-
19.因地制宜,力保糧食滿倉畜肥壯春夏之交,中華各族兒女不違農時,呈現出不同的農忙景象。結合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哈尼族主要分布在
(2)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耕地以
(3)據圖說出我國臺灣與新疆的農業類型組卷:6引用:1難度:0.4 -
2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西北內陸的重要省區。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利用暑期從托克遜出發,開啟新疆地理研學之旅。閱讀“新疆研學路線圖”和“草方格沙障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
揭秘中國“干極”
(1)托克遜是我國降水最少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僅5.9毫米,試分析其降水稀少的原因。(答出兩點)
參觀瓜果之鄉
(2)新疆的哈密瓜、葡萄等瓜果因甜度高、口感好深受同學們喜愛。從氣候角度分析新疆瓜果品質好的原因。(答出兩點)
翻越天山
(3)沿獨庫公路(獨山子——庫車)翻越天山時,山腳下酷暑難耐而山頂卻白雪皚皚,形成這種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考察和田河
(4)和田河因和田玉而聞名。該河夏季日出前后流量小,下午流量大,冬季會斷流。據此判斷影響和田河流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古城尋蹤
(5)研學時發現沙漠中散落著古城遺址。查資料得知這里曾經是綠洲,因水源枯竭,綠洲逐漸變為沙漠。由此推測這里曾經發生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探究治沙方式
(6)草方格沙障是當地常見的固沙工程,人們將秸稈、蘆葦等插在沙土中,制成沙障,呈方格狀設置在公路兩側,阻擋風沙。同學們設計了三組實驗,實驗效果如圖所示,同學們設計這三組實驗的探究目的是組卷:74引用:2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