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上冊《2.1 我們怎樣聽見聲音》2023年同步練習卷(2)
發布:2024/8/16 1:0:1
一、選擇題
-
1.在聲音信息傳遞給大腦的過程中,下列器官出現故障,不會使人失去聽覺的是( )
A.耳垂 B.耳蝸 C.鼓膜 D.聽覺神經 組卷:11引用:3難度:0.6 -
2.關于聲音,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有振動的聲源,就一定有聲音 B.有聲音,就一定有振動的聲源 C.振動快的物體能夠發聲,振動慢的物體不能夠發聲 D.不振動的物體,有時也能夠發聲 組卷:20引用:2難度:0.9 -
3.下列關于人耳感知聲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人耳感知聲音是通過鼓膜振動發聲,聲音通過聽小骨等組織傳給大腦 B.一只耳朵的人不能聽到聲音 C.聲波引起鼓膜振動,經聽小骨等組織將這種振動傳給聽神經,聽神經將信息傳給大腦,這樣人耳就感知到了聲音 D.人耳感知聲音的實質是靠鼓膜振動發聲,不需人耳其他組織的傳遞和轉化就能聽到聲音 組卷:5引用:1難度:0.8 -
4.用手撥琴弦便能聽到悅耳的琴聲,則發出琴聲的聲源是( )
A.手指 B.空氣 C.弦柱 D.琴弦 組卷:60引用:3難度:0.9 -
5.(聲音的產生)下列樂器中依靠空氣振動發聲的是( )
A.竹板 B.笛子 C.小提琴 D.鑼 組卷:123引用:7難度:0.9 -
6.“神七”飛船的成功發射,使人們對宇航員的生活和工作更為關注。宇航員在飛船內可直接對話,但在飛船外工作時,必須借助電子通訊設備才能進行通話,原因是( )
A.太空中噪聲太大 B.用通訊設備對話方便 C.真空不能傳聲 D.聲音只能在地面附近傳播 組卷:80引用:5難度:0.9 -
7.如圖所示,小胡同學做有關聲現象的實驗時,將一個正在發聲的音叉貼近面頰,目的是為了( )
A.估算發聲音叉的質量 B.體驗發聲音叉的溫度 C.判斷聲音的傳播速度 D.感受發聲音叉的振動 組卷:176引用:5難度:0.9 -
8.陳剛把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劉強在另一端敲一下鐵管,陳剛聽到兩次聲音,原因是( )
A.鐵管發出兩次聲音 B.劉強的錯覺 C.鐵管先傳來聲音,空氣又傳來聲音 D.空氣先傳來聲音,鐵管又傳來聲音 組卷:24引用:2難度:0.8
五、解答題
-
24.小麗同學“探究聲音的產生”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將系在細線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當小麗用錘敲擊音叉的時候,既聽到音叉發出的聲音,又觀察到。通過這個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2)乒乓球在實驗中起到什么作用?。這種研究方法叫做(等效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類比法)。
(3)如將上述裝置右側再放一個音叉,組成乙圖的裝置,并由宇航員帶到月球表面做實驗,則敲擊右側的音叉時,會看到乒乓球(彈開/不動),這說明了。組卷:117引用:7難度:0.5 -
25.根據以下數據,你能從中獲得什么信息?(寫三條)
幾種物質的聲速(m/s) 空氣(15℃) 340 海水(25℃) 1531 空氣(25℃) 346 銅(棒) 3750 軟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鉛(棒) 5000 蒸餾水(25℃) 1497 鐵(棒) 5200
(2);
(3)。組卷:80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