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上冊《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點》2023年同步練習卷(7)
發布:2024/9/14 5:0:10
一、選擇題
-
1.以下事例中,屬于凝固現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消融 B.夏天,剝開包裝紙后冰棒會冒“白氣” C.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 D.冬天,湖水結冰 組卷:44引用:3難度:0.9 -
2.下列各物質中,全部都是晶體的一組是( )
A.石英、玻璃、金屬 B.冰、食鹽、金屬 C.松香、水晶、金屬 D.海波、金剛石、瀝青 組卷:1113引用:22難度:0.9 -
3.汽車的發動機工作時溫度很高,因此汽車發動機的冷卻系統用循環流動的冷卻液來吸熱降低發動機的溫度,冷卻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劑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氣溫很低,冷卻液本身還要有防凍結的特性,因此汽車的冷卻液應該是( )
A.凝固點較高 B.凝固點較低 C.凝固點和純水一樣 D.無法確定 組卷:522引用:25難度:0.9 -
4.在北方的冬天,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們通常在菜窖里放幾桶水,水結冰能使窖內溫度不會太低。這是利用了水( )
A.熔化吸熱 B.凝固放熱 C.液化吸熱 D.汽化放熱 組卷:633引用:10難度:0.8 -
5.如圖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夾層中封入適量的固態物質,實現了“快速降溫”和“快速升溫”的功能,使用時,將水杯上下晃動幾分鐘,可以將100℃的開水降溫至55℃左右的溫水,也可以將冷水升溫到55℃左右的溫水,這款水杯被廣泛稱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時,必須加注熱水;降溫時利用物質熔化吸熱;升溫時利用凝固放熱 B.首次使用時,必須加注冷水;降溫時利用物質凝固放熱;升溫時利用熔化吸熱 C.首次使用時,加注冷熱水均可;降溫時利用物質熔化吸熱;升溫時利用凝固放熱 D.首次使用時,加注冷熱水均可;降溫時利用物質凝固放熱;升溫時利用熔化吸熱 組卷:2813引用:55難度:0.9
三、實驗探究題
-
15.小明和小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想制作一個醫用冷藏盒,不知道給藥品降溫用冰好,還是用鹽水結成的冰好?他們動手測量了鹽水的凝固點。
(1)在選擇溫度計時,有量程分別為“-2℃~102℃”和“-20℃~102℃”的溫度計,應選擇量程為 的溫度計,這樣選擇的原因是 ;
(2)在測量過程中,他們同時發現所測得鹽水的凝固點并不相同,于是對比了雙方實驗過程,發現燒杯中裝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湯匙的鹽,而小華加了3湯匙的鹽,由此作出猜想:鹽水的凝固點可能與鹽水的濃度有關,接著他們進行了多次實驗得出了不同濃度鹽水的凝固點,數據記錄如下表:鹽水濃度(%)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點(℃) 0 -2 -4 -6 -8 -11 -15 -18 -17 -1.8 -0.4 0
(3)你認為給冷藏盒中的藥品降溫最好選用 (選填“冰”或“適當濃度的鹽水結成的冰”);
(4)實驗后,他們聯想到冬天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撒鹽便于除雪,原因是 ;
(5)將冰塊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用溫度計測量罐中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此時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現白霜,白霜形成的物態變化是 。組卷:53引用:7難度:0.7
四、解答題
-
16.在研究某物質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律時,持續加熱該物質,記錄并描繪出了該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線,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可知該物質是 (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在t=20min時,該物質處于 態。(選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組卷:61引用:10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