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張汪中學八年級(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2022年7月12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指出,要推動各族群眾逐步實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結合所學知識,完成5~6題。
            對我國各民族的分布特征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3引用:0難度:0.60
          • 2.2022年7月12日至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時指出,要推動各族群眾逐步實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16題。
            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下列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習慣相符合的是(  )

            組卷:6引用:0難度:0.50
          • 3.讀“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布圖和四城市降水量分配圖”,完成下面小題。

            鄭州遭遇的強降雨天氣,引發了重大洪災。中國水旱災害頻發,主要原因是(  )

            組卷:6引用:0難度:0.60
          • 4.讀“中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布圖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圖”,完成28~30小題。

            發生強降水時,我們尤其要注意安全。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
            ①在城市低洼地停留
            ②不到河邊、水庫玩耍
            ③關注暴雨、地質災害預警
            ④遠離高、陡的山坡

            組卷:4引用:0難度:0.60

          二、解答題

          • 25.如圖1為中國地形分布圖、圖2為中國土地資源分布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題目。

            (1)從地形角度看,我國第三級階梯主要地形為
             
             和丘陵,該區域主要土地利用類型為
             

            (2)從氣候來看,耕地和草地的分界線大致沿著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耕地主要位于
             
            和濕潤區;在干旱區和半干旱的非季風區,如果有相對充足的
             
            ,也可以成為耕地,發展種植業,如被稱為“塞上江南”的寧夏平原。
            (3)長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位于
             
            (溫度帶),耕地類型為
             

            (4)圖2中,A土地利用類型為
             
            ,該土地利用類型主要分布在
             
            (地形)。
            (5)由圖2可知,我國土地資源的分布特點是
             

            組卷:13引用:3難度:0.5
          • 26.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瀕臨的海洋,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是我國的主要臨海,圖中E海為
             
            ,F海為
             

            (2)我國沿海地區集中了眾多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圖中A為
             
            工業基地,B為
             
            工業基地,C為
             
            工業基地,D為
             
            工業基地。
            (3)我國西部地區天然草場廣布,農業中的畜牧業地位重要,圖中G為我國四大牧區中的
             
            牧區。
            (4)我國東部地區河流眾多,而西部地區則十分稀少,圖H為我國的
             
            河,此河流的水源補給主要來自于
             

            組卷:3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