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湖南省郴州市永興一中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每題3分,共39分;請從各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擇一個)
-
1.物體位置隨時間的變化叫機械運動,下列現象中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寒來暑往 B.行云流水 C.心潮澎湃 D.花香四溢 組卷:83引用:3難度:0.8 -
2.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創造了無數的詩詞、俗語,我們在欣賞這些詩詞、俗語時,不僅要挖掘其思想內涵,還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現象與物理規律,下面是某位同學對部分詩詞、俗語中蘊涵的聲學知識的理解.其中解釋正確的是( )
A.“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不敢太高 B.“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中產生“笛聲”不需要振動 C.“不見其人,但聞其聲”中“聞其聲”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辨別的 D.“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中“聞犬吠”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組卷:77引用:1難度:0.5 -
3.中國的高鐵技術世界一流,如圖所示是幾枚硬幣“靜靜”立于高速行駛列車的窗臺上的照片,認為硬幣處于靜止狀態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車內的座椅 B.路邊的樹木 C.窗外的樓房 D.遠處的高山 組卷:3288引用:67難度:0.7 -
4.下列關于熱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寒冷的冬天,東北地區的家庭玻璃窗外側會形成一層由水蒸氣升華而成的冰花 B.夏天,我們看到冰糕冒“白氣”是一種汽化現象 C.從冰箱取出的“易拉罐”過一會表面有水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熾燈泡內表面發黑,是鎢絲熔化后再凝固的結果 組卷:73引用:2難度:0.7 -
5.下面所給出的與人們日常生活有關數據中,最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9.5℃ B.人耳能夠聽到的最弱聲為0dB C.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大約為37℃ D.人耳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85Hz-1100Hz 組卷:9引用:1難度:0.6 -
6.室內溫度為20℃,此時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隨著酒精的迅速蒸發,圖中哪幅圖正確反映了溫度計讀數隨時間的變化( )
A. B. C. D. 組卷:2152引用:217難度:0.7 -
7.一個小球從空中自由下落,經5s落地,已知小球最后2s下落的高度是80m,則小球在整個下落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小于40m/s B.等于40m/s C.大于40m/s D.無法確定 組卷:67引用:3難度:0.7
四、計算題(本題共2個小題,20題10分,21題11分,共21分)
-
20.某兵工廠生產了一批新式步槍,為測試子彈飛行速度,一士兵手持步槍在空曠的靶場瞄準510m外的靶子射擊,槍管旁邊的聲波探測器先后探測到兩次較強聲波,并在示波器上顯示出來(如圖),已知第一次是槍響的聲波,第二次是擊中靶子發出的聲波,示波器上時間軸上每一小格代表0.1秒。求:
(1)示波器接收到兩次聲波的時間間隔Δt;
(2)第二次聲波從靶子傳播到示波器處所用的時間t2;
(3)子彈在空中飛行的時間t1;
(4)子彈飛行的平均速度(聲波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組卷:79引用:1難度:0.6 -
21.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璀璨奪目,熠熠生輝,值得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秉承和弘揚。如圖為我國漢代科學家、發明家張衡研制出的一種會自動記載行程的車輛:記里鼓車。因為車行一里路(古制“一里”等于現代的長度600m)就自動打一次鼓的裝置,故名“記里鼓車“。某次張衡乘鼓車從A城去B城,途徑C地時他恰好聽到了第48次鼓聲(即48里路),歷時一個時辰(每個時辰等于現代的兩個小時)。根據題文,試求:
(1)鼓車從A城到C地的平均速度v1為多少m/s;
(2)到達C地后,鼓車以v2=6m/s的速度又勻速行駛了一個時辰后恰好到達了B城,則A、B兩城的距離為多少米?
(3)若張衡選擇以速度v1勻速走前一半路程,以v2的速度勻速行駛剩余的路程,則他從A城到B城的全程平均速度為多少m/s?組卷:167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