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八校聯考九年級(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21 13:0:1
一.選擇題
-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 )
A.開辟/復辟 扭轉/紐帶 硬咽/狼吞虎咽 差強人意/參差錯落 B.咳嗽/洗漱 饋贈/崩潰 針灸/膾炙人口 矯揉造作/驕兵必敗 C.給力/供給 埋伏/埋怨 呼吁/長吁短嘆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D.狼藉/慰藉 頻繁/瀕臨 驍勇/百折不撓 日薄西山/薄利多銷 組卷:27引用:2難度:0.9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蔓延 融洽 兵慌馬亂 深居儉出 B.寂寥 幅射 猝不及防 容光煥發 C.挑釁 橫亙 駭人聽聞 焦躁不安 D.序跋 肆虐 長相廝守 追本朔源 組卷:167引用:2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熟悉了工作流程,掌握了工作技能,并不意味著做起事來能一蹴而就。 B.牛校長在建言獻策交流會上的開場白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引出來許多提高辦學質量的好建議。 C.十八九歲的高三同學正值豆蔻年華,風華正茂。 D.在這種入木三分的審視之下,誰都沒法遮遮掩掩。 組卷:537引用:6難度:0.9 -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今年世界衛生大會決定不將涉臺提案列入大會補充議程,充分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不容任何挑戰。 B.當前海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對全球不論是政治安全,還是對世界經濟形勢都可能產生不利的影響,中方對此當然表示關切。 C.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 D.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中國豐富的數據、眾多的需求和美國更先進的算法和硬件結合起來,但誰又能否認不可以創造出更大的蛋糕,給人類帶來更大的福祉呢? 組卷:39引用:2難度:0.7
七.現代文閱讀
-
13.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談孝
季羨林
①孝,這個概念和行為,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國獨為突出。中國社會,幾千年以來就是一個宗法倫理色彩非常濃的社會,為世界上任何國家所不及。
②中國人民一向視孝為最高美德。嘴里常說的、書上常講的“三綱五常”,又是什么“三綱六紀”,哪里也不缺少父子這一綱。具體地應該說“父慈子孝”是一個對等的關系。后來不知道是怎么一來,只強調“子孝”,而淡化了“父慈”,甚至變成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古書上說:“身體膚發,受之父母。”一個人的身體是父母給的,父母如果愿意收回去,也是可以允許的了。
③歷代有不少皇帝昭告人民:“以孝治天下”。自己還裝模作樣,盡量露出一副孝子的形象。盡管中國歷史上也并不缺少為了爭奪王位導致兒子殺死父親的記載,野史中這類記載就更多,但那是天子的事,老百姓則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如果發生兒女殺父母的事,皇帝必赫然震怒,處兒女以極刑中的極刑。在中國流傳時間極長而又極廣的所謂“教孝”中,就有一些提倡愚孝的故事,比如王祥臥冰、割股療疾等等都是迷信色彩極濃的故事,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④但是中華民族畢竟是一個極富于理性的民族。就在已經被視為經典的《孝經?諫凈章》中,我們可以讀到下列的話: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令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
⑤這話說得多么好呀,多么合情合理呀!這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一句話形成了鮮明的對立。后者只能歸入愚孝一類,是不足取的。
⑥到了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孝呢?我們還要不要提倡孝道呢?據我個人的觀察,在時代變革的大潮中,孝的概念確實已經淡化了。不贍養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們的事情,時有所聞。我認為,這是不應該的,是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消極因素。我們當然不能再提倡愚孝。但是,小時候父母撫養子女,沒有這種撫養,兒女是活不下來的。父母年老了,子女來贍養,就不說是報恩吧,也是合乎人情的。如果多數子女不這樣做,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能負擔起這個任務來嗎?這對我們迫切要求的安定團結是極為不利的。這一點簡單的道理,希望當今為子女者三思。
(選自《讀書與做人》)(1)作者提倡“孝”,認為“孝”的核心內容是
(2)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富于理性的民族,為什么還流傳著一些如“王祥臥冰”這樣的愚孝故事?
(3)第④段中兩個“令”的意思分別是什么?這一段在論證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孝作為一種行為在中國獨為突出,原因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以來宗法倫理色彩濃厚。
B.在中國歷史上,對于孝的看法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到“三綱六紀”就是這個過程的體現。
C.孝的概念淡化是時代變革大潮帶來的必然結果,而子女贍養父母才是社會安定團結的積極因素。
D.關于行孝,作者的提議既符合客觀實際又切實可行,就是贍養;同時作者并不認為所有的人都會是孝的身體力行者。組卷:29引用:5難度:0.5
八.作文
-
14.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母親對我說: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點苦,多讀一些書。因為只有在春天的時候躬身播種,你才能最終收獲滿園秋色。
老師對我說: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你就當一顆星星。因為決定成敗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個最好的你。
朋友對我說:如果你不能預知未來,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現在,因為只有珍惜當下的點滴,你才不會讓青春留下遺憾。
親愛的同學,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啟示和感悟,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自定主題,自定文體(詩歌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規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組卷:162引用:23難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