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19-2020學年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八校聯考九年級(下)開學語文試卷

          發布:2024/11/21 13:0:1

          一.選擇題

          •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讀音都不同的一項是(  )

            組卷:27引用:2難度:0.9
          •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組卷:167引用:2難度:0.9
          • 3.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組卷:537引用:6難度:0.9
          •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組卷:39引用:2難度:0.7

          七.現代文閱讀

          • 13.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題。
             談孝
            季羨林
                  ①孝,這個概念和行為,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中都是有的,而在中國獨為突出。中國社會,幾千年以來就是一個宗法倫理色彩非常濃的社會,為世界上任何國家所不及。
                  ②中國人民一向視孝為最高美德。嘴里常說的、書上常講的“三綱五常”,又是什么“三綱六紀”,哪里也不缺少父子這一綱。具體地應該說“父慈子孝”是一個對等的關系。后來不知道是怎么一來,只強調“子孝”,而淡化了“父慈”,甚至變成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古書上說:“身體膚發,受之父母。”一個人的身體是父母給的,父母如果愿意收回去,也是可以允許的了。
                  ③歷代有不少皇帝昭告人民:“以孝治天下”。自己還裝模作樣,盡量露出一副孝子的形象。盡管中國歷史上也并不缺少為了爭奪王位導致兒子殺死父親的記載,野史中這類記載就更多,但那是天子的事,老百姓則是絕對不能允許的。如果發生兒女殺父母的事,皇帝必赫然震怒,處兒女以極刑中的極刑。在中國流傳時間極長而又極廣的所謂“教孝”中,就有一些提倡愚孝的故事,比如王祥臥冰、割股療疾等等都是迷信色彩極濃的故事,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④但是中華民族畢竟是一個極富于理性的民族。就在已經被視為經典的《孝經?諫凈章》中,我們可以讀到下列的話:
                  昔者天子有爭臣七人,雖無道,不失其天下;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士有爭友,則身不離于名;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臣不可以不爭于君;故當不義,則爭之,從父之,又焉得為孝乎?
                  ⑤這話說得多么好呀,多么合情合理呀!這與“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一句話形成了鮮明的對立。后者只能歸入愚孝一類,是不足取的。
                  ⑥到了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孝呢?我們還要不要提倡孝道呢?據我個人的觀察,在時代變革的大潮中,孝的概念確實已經淡化了。不贍養老父老母,甚至虐待他們的事情,時有所聞。我認為,這是不應該的,是影響社會安定團結的消極因素。我們當然不能再提倡愚孝。但是,小時候父母撫養子女,沒有這種撫養,兒女是活不下來的。父母年老了,子女來贍養,就不說是報恩吧,也是合乎人情的。如果多數子女不這樣做,我們的國家和社會能負擔起這個任務來嗎?這對我們迫切要求的安定團結是極為不利的。這一點簡單的道理,希望當今為子女者三思。
            (選自《讀書與做人》)(1)作者提倡“孝”,認為“孝”的核心內容是
             

            (2)中華民族是一個極富于理性的民族,為什么還流傳著一些如“王祥臥冰”這樣的愚孝故事?
             

            (3)第④段中兩個“令”的意思分別是什么?這一段在論證過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對文章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孝作為一種行為在中國獨為突出,原因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以來宗法倫理色彩濃厚。
            B.在中國歷史上,對于孝的看法有一個變化的過程,從“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到“三綱六紀”就是這個過程的體現。
            C.孝的概念淡化是時代變革大潮帶來的必然結果,而子女贍養父母才是社會安定團結的積極因素。
            D.關于行孝,作者的提議既符合客觀實際又切實可行,就是贍養;同時作者并不認為所有的人都會是孝的身體力行者。

            組卷:29引用:5難度:0.5

          八.作文

          • 14.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母親對我說: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精彩,那么你就要多吃一點苦,多讀一些書。因為只有在春天的時候躬身播種,你才能最終收獲滿園秋色。
                  老師對我說: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你就當一顆星星。因為決定成敗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做一個最好的你。
                  朋友對我說:如果你不能預知未來,那你就要努力把握現在,因為只有珍惜當下的點滴,你才不會讓青春留下遺憾。
                  親愛的同學,讀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樣的啟示和感悟,請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擬題目,自定主題,自定文體(詩歌除外);②字跡工整,書寫規范,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組卷:162引用:23難度:0.1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