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河北省滄州一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流浪地球》講述了地球因太陽“氦閃”而被迫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土星軌道,借助土星引力,彈射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經歷2500年的星際流浪,抵達新家園。如圖為地球流浪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第3~4題。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將被嚴重影響的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70
          • 2.《流浪地球》講述了地球因太陽“氦閃”而被迫逃離太陽系尋找新家園的故事。“流浪地球”計劃分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轉。第二步,將地球推入土星軌道,借助土星引力,彈射出太陽系。第三步,地球經歷2500年的星際流浪,抵達新家園。如圖為“地球流浪過程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

            地球抵達新家園,所處的天體系統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80
          • 3.2019年11月29日(十一月初四)晚,土星、月亮、金星、木星齊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條直線,上演“四星連珠”的天文奇觀。四顆明亮的天體如寶石般鑲嵌在蔚藍色的天幕之上。在避開城市光源污染的情況下用肉眼或雙筒望遠鏡即可觀賞。據此完成3~4題。
            組成“四星連珠”的天體為(  )

            組卷:1引用:0難度:0.70
          • 4.2019年11月29日(十一月初四)晚,土星、月亮、金星、木星齊聚天宇,在西南方低空排成一條直線,上演“四星連珠”的天文奇觀。四顆明亮的天體如寶石般鑲嵌在蔚藍色的天幕之上。在避開城市光源污染的情況下用肉眼或雙筒望遠鏡即可觀賞。據此完成3~4題。
            該日“四星連珠”現象出現時,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5.如圖是NASA拍攝的“太陽笑臉圖”,如果你把頭向左邊傾斜,你從這張照片上會清楚地看到太陽的兩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顴骨。科學家表示,“兩只眼睛”可能是太陽活動活躍的區域。讀圖,完成5~6題。
            “兩只眼睛”位于(  )

            組卷:8引用:0難度:0.80
          • 6.如圖是NASA拍攝的“太陽笑臉圖”,如果你把頭向左邊傾斜,你從這張照片上會清楚地看到太陽的兩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顴骨。科學家表示,“兩只眼睛”可能是太陽活動活躍的區域。讀圖,完成23~24題。
            下列現象主要由太陽活動產生的是(  )

            組卷:6引用:0難度:0.70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題,共計40分

          • 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洲(又稱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積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態影響明顯。下圖為長江下游南京至鎮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員為研究泥沙沉積狀況而鉆孔的采樣點。

            (1)分析圖示長江河段形成眾多江心洲的原因。
            (2)闡釋河流中泥沙沉積物粒徑大小與流速的關系,并說明形成采樣點A、B、C三處沉積物顆粒差異的原因。
            (3)長江下游許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規模開發,有人則反對。請說明態度,并闡明理由。

            組卷:11引用:6難度:0.1
          • 33.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湖南省西部的張家界天門山是一座四周絕壁的孤山。張家界地區以砂巖(沉積巖的一種)地貌著稱,但天門山卻是喀斯特地貌。天門山穿洞是全國著名的穿洞景觀(穿洞是指穿山而過、兩端透光的洞),是古老的石灰巖地下洞穴殘留,是洞穴發育到晚期形成的。
            材料二:圖1示意湖南省地形。

            材料三:圖2示意天門山穿洞景觀。
            (1)張家界一帶的湘西穿洞多在山巔,而湖南省東部地區穿洞多在山麓,請從地殼抬升的角度推測其原因。
            (2)結合可溶性巖石的形成,運用地質作用的原理,說明天門山穿洞的形成過程。
            (3)天門山穿洞的發展趨勢是會逐漸消失,請分析理由。

            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