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云南省文山州馬關一中高二(上)開學物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共12小題,每小題3.0分,共36分)
-
1.一顆子彈垂直射向并排靠在一起且固定的三塊木塊,射穿最后一塊時速度恰好減為零,已知子彈在這三塊木板中穿行時加速度保持不變,它通過這三塊木板所用時間之比為1:2:3,則這三塊木板厚度之比為( )
A.5:3:1 B.11:16:9 C.27:8:1 D.16:8:1 組卷:712引用:17難度:0.7 -
2.如圖所示,皮帶運輸機把貨物運到高處,貨物在皮帶上沒有滑動,則貨物受到的摩擦力( )
A.是滑動摩擦力,方向沿皮帶向下 B.是滑動摩擦力,方向沿皮帶向上 C.是靜摩擦力,方向沿皮帶向下 D.是靜摩擦力,方向沿皮帶向上 組卷:154引用:26難度:0.7 -
3.如圖所示,排球運動員正在做墊球訓練,若空氣阻力不能忽略,則擊球后,球從某位置離開手豎直向上運動,再下落回到該位置的過程中( )
A.重力先做正功后做負功 B.重力做的總功不為零 C.空氣阻力做負功 D.空氣阻力做的總功小于球的動能變化 組卷:21引用:3難度:0.9 -
4.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算出小車經過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如下,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計數點序號 1 2 3 4 5 6 計數點對應
的時刻/s0.1 0.2 0.3 0.4 0.5 0.6 通過計數點時
的速度/(cm/s)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A.根據任意兩個計數點的速度,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ΔvΔtB.根據實驗數據畫出v-t圖象,量出其傾角,用公式a=tanα算出加速度 C.根據實驗數據畫出v-t圖象,由圖線上任意兩點所對應的速度及時間,用公式a= 算出加速度ΔvΔtD.依次算出通過連續兩個計數點間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為小車的加速度 組卷:884引用:49難度:0.9 -
5.如圖所示,質量為m=10kg的物體用細繩BD懸掛在支架上的B點,輕桿AB可繞A點轉動,達到平衡狀態時,CB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30°,則AB輕桿受力的大小為( )
A.50N B.50 N3C.100N D.100 N3組卷:41引用:5難度:0.7 -
6.動車組是幾節自帶動力的車輛(動車)加幾節不帶動力的車輛(也叫拖車)編成一組,如圖所示,假設動車組運行過程中受到的阻力與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節動車與拖車的質量都相等,每節動車的額定功率都相等.若1節動車加4節拖車編成的動車組的最大速度為120km/h,則3節動車加7節拖車編成的動車組的最大速度為( )
A.120 km/h B.180 km/h C.240 km/h D.300 km/h 組卷:30引用:5難度:0.9 -
7.有一輕繩拴了一個物體,如圖所示,在懸點O以加速度a向下做減速運動時,作用在物體上的各力做功的情況是( )
A.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負功,合外力做負功 B.重力做正功,拉力做負功,合外力做正功 C.重力做正功,拉力做正功,合外力做正功 D.重力做負功,拉力做負功,合外力做正功 組卷:583引用:43難度:0.9
四、計算題
-
20.一個物塊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水平拉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a)所示,速度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如圖(b)所示。取g=10m/s2,求:
(1)1s末物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f1;
(2)物塊在前6s內的位移大小s;
(3)物塊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組卷:124引用:14難度:0.3 -
21.一滑塊(可視為質點)經水平軌道AB進入豎直平面內的四分之一圓弧形軌道BC.已知滑塊的質量m=0.50kg,滑塊經過A點時的速度vA=5.0m/s,AB長x=4.5m,滑塊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0,圓弧軌道的半徑R=0.50m,滑塊離開C點后豎直上升的最大高度h=0.10m.取g=10m/s2.求:
(1)滑塊第一次經過B點時速度的大小;
(2)滑塊剛剛滑上圓弧軌道時,對軌道上B點壓力的大小;
(3)滑塊在從B運動到C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組卷:117引用:25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