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石門實驗學校八年級(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試卷
發布:2024/12/4 3:30:2
一、單選題(共7題,每題3分)
-
1.下列物體中,重力最接近1N的是( )
A.一支鉛筆 B.一只公雞 C.兩個雞蛋 D.一張課桌 組卷:121引用:13難度:0.9 -
2.四幅力學圖片中,相關表述正確的是( )
A.圖甲水平推木箱不動,推力等于摩擦力 B.圖乙重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C.圖丙無法比較兩人對雪地的壓強的大小 D.圖丁微小壓強計是連通器 組卷:18引用:1難度:0.6 -
3.世界杯預賽亞洲區中國隊主場迎戰韓國隊,中國隊最終以1-0戰勝韓國隊。下列與足球隊員踢球有關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踢球時,腳對球施加了力,球對腳沒有力的作用 B.守門員使球停下來的過程中,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運動的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只要腳對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組卷:20引用:1難度:0.8 -
4.如圖是特奧會乒乓球混雙賽中香港選手高拋發球的情景。當球豎直向上運動時,若它所受的所有力突然消失,球將( )
A.靜止不動 B.豎直下落 C.勻速豎直上升 D.減速豎直上升 組卷:168引用:3難度:0.6 -
5.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長為L,質量分布均勻的木板M,右端與桌邊相齊,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線向右勻速移動(木板移動距離不超過木板長度的一半)。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不變 B.M對桌面的壓強不變,壓力不變 C.M對桌面的壓強變小,壓力不變 D.M對桌面的壓強變大,摩擦力變小 組卷:1035引用:20難度:0.6 -
6.如圖所示,一個未裝滿水的瓶子,正立在水平桌面上時,瓶對桌面的壓強為p1,瓶底受到水的壓力為F1;倒立時瓶對桌面的壓強為p2,瓶蓋受到水的壓力為F2,則( )
A.p1=p2 F1=F2 B.p1<p2 F1<F2 C.p1<p2 F1=F2 D.p1<p2 F1>F2 組卷:483引用:9難度:0.6 -
7.如圖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物體的運動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圖象如圖乙、丙所示,由圖象可知t=1s時和t=3s時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別為( )
A.2N,6N B.2N,4N C.0N,4N D.0N,0N 組卷:177引用:8難度:0.7
二、填空題(共7題,每空1分)
-
8.在如圖中,圖甲說明力的作用是
組卷:49引用:7難度:0.9
六、綜合題(共19分,每空1分)
-
2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萬有引力
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是17世紀自然科學最偉大的成果之一。它把地面上物體運動的規律和天體運動的規律統一了起來,對以后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
如圖所示,任意兩個物體有通過連心線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這種力叫萬有引力,該引力大小與它們質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中心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與兩物體的化學組成和其間介質種類無關。萬有引力的計算公式為F=,其中F表示兩個物體之間的引力,k表示萬有引力常量,m1表示物體1的質量,m2表示物體2的質量,r表示兩個物體中心之間的距離,兩個質量為1kg的物體在相距1米時的吸引力約為6.67×10-11N。太陽對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不能離開太陽,地球對其上物體的引力使物體不能離開地球。要離開地球,必須借助運載火箭發射,2018年12月8日,我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km1m2r2
地球上物體受到的重力是萬有引力的表現,重力大小幾乎等于物體與地球間的萬有引力。跟地球一樣,在其他所有星球上,物體也會由于星球對它的吸引而受到指向該星球球心的力.如果我們把這些力也叫重力的話,那么,物體在某星球上受到的重力不僅跟物體本身的質量有關,還跟該星球的質量、半徑等因素有關,由于不同的星球質量和半徑各不相同,所以,同一個物體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同。
(1)下列現象的成因,與萬有引力無關的是(選填字母符號);
A.月球繞地球運動而不能飛離地球 B.鐵絲很難被拉斷
C.行星繞太陽運動而不能飛離太陽 D.熟透了的蘋果從樹上落向地面
(2)我們任意兩個同學之間也有引力,但我們的行動卻幾乎沒有受到影響,這是因為我們之間(選填“質量”或“距離”)較小,導致引力較小;
(3)“嫦娥四號”探測器由地球飛向月球的過程中,地球對探測器的引力(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4)我們知道質量為1kg的物體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約為10N,如果地球半徑約為6.67×106m,地球質量約為kg;
(5)海王星是八大行星中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它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直徑約為地球的4倍,則同一個物體在海王星上受到的重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組卷:295引用:10難度:0.6 -
25.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小球和彈簧等器材進行了如下實驗與探究(不考慮空氣阻力)。讓小球從某高度處由靜止開始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如圖甲),在剛接觸輕彈簧的瞬間(如圖乙),小球速度為5m/s。從小球接觸彈簧到將彈簧壓縮至最短(如圖丙)的整個過程中,得到小球的速度v和彈簧縮短的長度Δx之間的關系如圖丁所示,其中A為曲線的最高點,已知該輕彈簧每受到0.1N的壓力就縮短1cm,并且輕彈簧在全過程中始終發生彈性形變。
(1)實驗過程中,當小球的速度達到5.1m/s時,彈簧產生的彈力F與小球的重力G的關系為:F G(選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當彈簧的壓縮量最大時,小球的速度為 m/s,此時,小球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狀態;
(2)小球下落過程中,從剛碰到彈簧到把彈簧壓縮到最低點的過程中,小球的運動狀態是 ;(選填“一直減速為0”或“先加速后減速為0”)
(3)實驗中所用小球的重力為 N。小球壓縮彈簧至最低過程中,彈簧彈力的最大值為 N。組卷:137引用:1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