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西防城港市七年級(下)期末語文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積累。
-
1.“所有的愛因為北京冬奧會而相聚”,這場體育盛會,中國運動員們展現出的家國情懷尤其令人動容,團結、堅韌、拼搏,每一個關鍵詞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中華兒女血液里流淌的華夏之愛。學校以此為契機,開展“天下家國”的主題活動。請你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一)家國情懷?少年知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里,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論是《禮記》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文理想,抑或是陸游“家祭無忘告乃翁”的忠誠執著,家國情懷亙古不變。它從來都不只是攝人心魄的文學書寫,更近乎你我內心之中的精神歸屬。中華兒女身上chì熱而厚重的家國情懷維系著文明的薪火世代傳承,使中華民族雖歷盡磨難卻總能浴火重生。
(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①亙
②chì
(二)家國英雄?少年敬
眷戀家鄉的土地人民,為之夢回為之牽掛;贊美祖國的山河,為之描畫為之歌詠;關心祖國的命運,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歷史文化,為之沉醉為之感動……這些都是家國情懷的表現。數千年來,那些為百姓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的人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誠,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的壯麗歌聲。大禹治水公而忘私,“三過家門而不入“;孫中山為實現“天下為公”鞠躬盡瘁,奮斗終生;魯迅為喚醒沉睡麻木的國人,棄醫從文;84歲鐘南山院士懸壺濟世,“逆行”奔赴武漢疫情重災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如此的責任與擔當告訴我們何為“家國情懷”。“吾輩自強,山河重光”,讓家國情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凝成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升華為中華逐夢的不竭動力吧!
(2)在我國浩如煙海的歷史文化長河中,花木蘭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巾幗不讓須眉”,既有熱血,又不乏柔情。下面是有關木蘭的四幅插圖,請仿照示例在②、③兩處配上四字說明。
①木蘭紡織
②
③
④木蘭還鄉
(3)材料(一)、(二)中有不少成語,請寫出其中的三個。
(4)為了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情,學校團委準備張貼一副對聯。請你從下列的幾個句子中,選擇相對應的兩句,按上下聯的順序,抄寫出來。
①不忘烈士拋忠骨
②高山巍巍英名不朽
③民族復興中華夢
④清水淙淙浩氣長存
⑤英雄時代英雄人
⑥壯士千秋泣鬼神組卷:11引用:2難度:0.5 -
2.家國之情?少年誦。
??家國情懷,是人類共有的一種樸素情感。岑參在《逢入京使》中,用①“
(1)根據內容理解,在橫線上,準確默寫出相應的句子。
(2)下面的句子,屬于病句的一項是
A.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里,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
B.數千年來,那些為百姓謀福祉、為民族謀復興的人們,用他們可歌可泣的光輝事跡,譜寫了一曲曲感人的歌聲。
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如此的責任與擔當告訴我們何為“家國情懷”。
D.家國情懷,是人類共有的一種樸素情感。組卷:19引用:1難度:0.5 -
3.“現實主義文學是一種有力量的文學,它的力量就來自對國家和民族的關注,對普通人的生存現狀的思考和關注。”所以,有人說:“現實主義文學的力量來自家國情懷。”
??閱讀下面名著選段,回答問題。
??“①一年,兩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兩滴汗,不知道多少萬滴汗,才掙出那輛車。②從風里雨里的咬牙,從飯里茶里的自苦,才賺出那輛車,那輛車是他的一切掙扎與困苦的總結果與報酬,像身經百戰的武士的一顆徽章。③在他賃人家的車的時候,他從早到晚,由東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著轉的陀螺:他沒有自己。④可是在這種旋轉之中,他的眼并沒有花,心并沒有亂,他老想著遠遠的一輛車,可以使他自由,獨立,像自己的手腳的那么一輛車。⑤有了自己的車,他可以不再受拴車的人們的氣,也無須敷衍別人,有自己的力氣與洋車,睜開眼就可以有飯吃。”
(1)這段文字出自長篇小說《
(2)根據示例,針對①至③句,從內容、語言兩方面各寫一個批注,表達你的心得體會。
①至③句:
內容:
語言:
④⑤句批注示例:
內容:他想要一輛車的心情多么迫切。
語言:把車比作自己的手腳,生動地表達了他認為擁有車就擁有了自由與獨立的想法。
(3)選出下列對名著內容表述有誤的一項
A.這部小說描寫了一個普通人力車夫的一生,反映了一個有良知的作家對底層勞動人民生存狀況的關注和同情。
B.小說中主人公的人生悲劇向讀者展示了“車夫奮斗淚,亂世悲涼歌”的病態社會現狀。
C.大量使用北京口語、方言,還有一些老北平風土人情的描寫,使之成為了現代白話文小說的經典之作。
D.自尊好強、吃苦耐勞、始終不肯向命運低頭的主人公,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組卷:7引用:2難度:0.5
二、精讀。
-
8.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父親的腳印
謝京輝??①父親的軍功章里,有一枚獎勵行軍“走路”的獎章,當年母親提及此事時,我們頗感好奇,追問父親才知原委。那是解放戰爭時期蘇中戰役中,為了實現運動中殲滅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戰略目的,父親與戰友們一起日夜兼程連續走了一百多華里,因其表現出色而獲得的。
??②父親42碼大的腳上長著老皮、雞眼、厚指甲,不修腳走路,一瘸一拐的,每次讓師傅修腳沒有半天工夫好不了。一雙新襪子穿不了幾天,襪底就要打補丁了。幸虧部隊生涯讓他練就一手好針線活,縫補的襪子針腳細小、整齊,穿起來蠻舒服,分量卻有些重,洗起來有點費勁,有時母親也會嘮叨幾句,父親便會擺起腳的功勞,讓我們對他這雙腳肅然起敬。
??③父親的雙腳,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跟隨部隊行軍十余年。1942年,他在茅山加入新四軍參加抗日戰爭,打游擊的時候爬山、過坎、穿越樹林,這雙腳從未掉過隊。新四軍在江蘇延陵與侵華日寇戰斗,他擔任通信員,來來回回冒著敵人炮火傳遞作戰命令。戰斗大捷,父親說自己的腳沒少出力,還被首長口頭表揚了。每次參加戰斗,父親都沖鋒在前,事情搶著做,首長和戰友們都說他腳頭勤快。1943年,父親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④在解放戰爭時期,父親跟隨部隊從蘇南到蘇北再到山東,全靠這雙腳趕路,不僅白天走,晚上還要走,甚至學會了邊走邊睡的本領。最長那次,連續行走兩天一夜,父親的“走路”獎就在這次行軍戰斗中所得。行軍時,常常是上有敵機盤旋、俯沖,后有敵軍追趕。為此,部隊行軍往往選擇崎嶇不平的山路、溝溝坎坎的小路、高低不平的石頭路、泥濘打滑的爛泥路。
??⑤趕赴抗美援朝戰場時,幾天幾夜在火車里盤腿而坐,父親和戰友們都雙腿浮腫,到站后無法馬上行走。進入朝鮮境內又逢嚴冬,走時匆忙穿了單鞋就上前線了,父親和戰友們的腳不是凍傷就是生凍瘡,在惡劣環境下長久行走,父親的雙腳留下了傷痕累累的紀念。
??⑥雙腳落下毛病,父親無怨無悔,還充滿自豪。他曾經講過,在投身革命之初跟著部隊行軍走路是為了能吃飽飯。父親小時候,家里田少孩子多,比較窮,他13歲就給地主家干活,當了放牛娃,知道挨餓滋味;經過部隊教育后,進一步懂得行軍走路打仗,是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吃飽飯。這也是他和戰友們無論刮風下雨、冰天雪地、酷暑炎熱,還是遭遇敵軍圍追堵截,都能百折不撓、克服困難、堅持到底的原因所在。
??⑦在行軍走路中所建立起來的戰友情感更是不一般。有次行軍途中父親發起高燒,渾身無力,無法行走,是兩位戰友架著他走了幾十里才到了目的地。而那些在行軍走路中倒下去的戰友,則是父親心里永遠的痛苦懷念。
??⑧跟著共產黨,才能吃飽飯,這是父輩那代人的夢想和追求。父親生前常說自己是幸運兒,不僅吃飽了飯,還過上了這么好的生活。
??⑨而在我們心目中,父親腳雖不美,留下的腳印卻是如此堅定美好。
(選自2021年07月11日《解放日報》)(1)國慶將至,你的好朋友打算朗誦本篇文章作為國慶獻禮,你覺得應該選用哪種感情和語氣最為恰當
A.喜悅明快
B.平和舒緩
C.憎惡激憤
D.深沉堅定
(2)請從修辭運用的角度,賞析第④段的畫線句子。
為此,部隊行軍往往選擇崎嶇不平的山路、溝溝坎坎的小路、高低不平的石頭路、泥濘打滑的爛泥路。
(3)文章的標題“父親的腳印”是否可以換為“我的父親”?請結合全文說說你的理由。
(4)電影《長津湖》上映后,在全國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其中有一句臺詞是:“我們把該打的仗打完了,后輩就不用打了……”是啊,就是如“父親”一樣的先輩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甘當鋪路石,才換來我們今天的生活。如果你有幸和他們對話,你會說什么呢?組卷:18引用:2難度:0.5
三、寫作。
-
9.運動賽場上,當五星紅旗一次次升起,這一刻,你是不是滿滿的自豪?新冠疫情來襲時,醫護人員不顧危險,奔赴第一線,這一刻,你是不是滿滿的感動?深夜,你伏臺奮戰,家人端來一杯暖暖的牛奶,這一刻,你是不是滿滿的幸福?………
??請你以“這一刻,滿滿的_______為標題,敘寫生活。
??要求:
(1)把題目補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字要寫得規范、工整;
(3)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組卷:3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