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八十九中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5/1/1 15:30:2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75分)
-
1.下列屬于有機物的是( )
①水 ②糖類 ③脂類 ④蛋白質 ⑤無機鹽 ⑥氧 ⑦核酸 ⑧二氧化碳A.①②③④ B.①⑤⑥⑧ C.②③④⑦ D.③④⑤⑥ 組卷:51引用:6難度:0.8 -
2.一個細胞連續分裂三次,形成的細胞有( )
A.2個 B.3個 C.6個 D.8個 組卷:8引用:4難度:0.5 -
3.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在黃花蒿(一種植物)中發現了抗瘧“利器”--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黃花蒿的莖葉細胞內指導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 D.液泡 組卷:50引用:16難度:0.7 -
4.下列各組生物生活環境相同的是( )
A.金魚和水藻 B.金魚和麻雀 C.青蛙和壁虎 D.狗和蝦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5.下列生物歸類正確的是( )
A.玉米、蝗蟲、貓頭鷹、鯽魚屬于陸生動物 B.雞、鴨、鵝、豬屬于家禽 C.鯽魚、雞、鵝、海蜇屬于水生生物 D.小麥、高粱、玉米、水稻等屬于糧食作物 組卷:24引用:4難度:0.6 -
6.牡蠣體內鋅元素的含量遠高于它所生活的海水中的鋅元素含量,這是因為牡蠣細胞中( )
A.細胞質的作用 B.細胞膜的作用 C.液泡的作用 D.細胞壁的作用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7.關于細胞分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 B.細胞分裂與多細胞生物由小長大有關 C.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先復制后平均分配 D.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一樣 組卷:29引用:4難度:0.7 -
8.小文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將視野由左圖轉換為右圖狀態,他使用的操作方法是( )
A.把低倍物鏡轉為高倍物鏡 B.把高倍物鏡轉為低倍物鏡 C.反光鏡由平面鏡轉為凹面鏡 D.反光鏡由凹面鏡轉為平面鏡 組卷:16引用:15難度:0.9 -
9.如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②③④①⑤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③④②①⑤ 組卷:31引用:12難度:0.4 -
10.小麥和水稻是糧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觀賞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藥用植物。這是根據生物的什么特征來進行分類的( )
A.用途 B.形態結構 C.生理功能 D.生活環境 組卷:702引用:81難度:0.5 -
11.“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適于播種和移栽植物,這說明( )
A.環境影響生物 B.生物影響環境 C.生物適應環境 D.環境適應生物 組卷:735引用:115難度:0.9 -
12.某地擴建城市廣場的過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鋪設地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蜜蜂、蝴蝶等常見昆蟲將會減少 B.城市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能力下降 C.城市生態系統的生產者將減少 D.廣場下土壤中微生物不受影響 組卷:246引用:22難度:0.5 -
13.人類及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是( )
A.水圈 B.大氣圈 C.巖石圈 D.生物圈 組卷:60引用:62難度:0.9 -
14.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A的過程中,若視野從甲調整為乙,需要移動裝片的方向以及應先后調節的顯微鏡結構一般是( )
A.向上 ③② B.向下 ④② C.向上 ③① D.向下 ③② 組卷:34引用:6難度:0.7 -
15.在我省生長著外來物種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纏繞或覆蓋住當地植物,奪走本屬于當地植物的陽光和養料,嚴重影響當地植物的生長。薇甘菊與當地植物的關系是( )
A.競爭 B.捕食 C.寄生 D.共生 組卷:201引用:71難度:0.9 -
16.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 )
A.細胞核和線粒體 B.線粒體和葉綠體 C.細胞核和葉綠體 D.液泡和葉綠體 組卷:230引用:11難度:0.9 -
17.洋蔥根尖細胞進行分裂,一個細胞分裂形成( )
A.一個子細胞,染色體數目不變 B.兩個子細胞,染色體數目不變 C.一個子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 D.兩個子細胞,染色體數目減半 組卷:29引用:8難度:0.7
二、簡答題(每空1分,共25分)
-
52.如圖為某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根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此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
(2)寫出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可表示為:
(3)若要構成一個生態系統,圖中還缺少的成分是
(4)如果為了消滅害蟲,在小麥上噴灑難降解的有機磷農藥,則農藥中的有毒物質會通過組卷:15引用:1難度:0.3 -
53.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小明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寫完整: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
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
制訂計劃:材料:長方形鐵盒,紙板,玻璃板,計時器,濕土,10只鼠婦。小明設置了如下表所示實驗方案:鼠婦 數量① 環境② 土壤③ 1組 10只 黑暗 潮濕 2組 10只 明亮 干燥
A.把第1組的環境改為“明亮”
B.把第2組的環境改為“黑暗”
C.把第1組的土壤改為“干燥”
D.把第2組的土壤改為“潮濕”
(2)本實驗的變量應該是
(3)這個實驗中,所用鼠婦的數量是1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A.減少誤差
B.數量多便于觀察
C.便于計算
D.好玩
(4)實施計劃:小明同學修正實驗方案后,做了5次重復實驗,結果如下表。環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陰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5)根據實驗結果,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組卷:11引用:1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