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八十九中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5/1/1 15:30:2

          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75分)

          • 1.下列屬于有機物的是(  )
            ①水 ②糖類 ③脂類 ④蛋白質 ⑤無機鹽 ⑥氧 ⑦核酸 ⑧二氧化碳

            組卷:51引用:6難度:0.8
          • 2.一個細胞連續分裂三次,形成的細胞有(  )

            組卷:8引用:4難度:0.5
          • 3.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在黃花蒿(一種植物)中發現了抗瘧“利器”--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黃花蒿的莖葉細胞內指導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組卷:50引用:16難度:0.7
          • 4.下列各組生物生活環境相同的是(  )

            組卷:3引用:3難度:0.7
          • 5.下列生物歸類正確的是(  )

            組卷:24引用:4難度:0.6
          • 6.牡蠣體內鋅元素的含量遠高于它所生活的海水中的鋅元素含量,這是因為牡蠣細胞中(  )

            組卷:9引用:1難度:0.7
          • 7.關于細胞分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29引用:4難度:0.7
          • 8.小文在顯微鏡下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將視野由左圖轉換為右圖狀態,他使用的操作方法是(  )

            組卷:16引用:15難度:0.9
          • 9.如圖是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的部分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組卷:31引用:12難度:0.4
          • 10.小麥和水稻是糧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觀賞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藥用植物。這是根據生物的什么特征來進行分類的(  )

            組卷:702引用:81難度:0.5
          • 11.“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適于播種和移栽植物,這說明(  )

            組卷:735引用:115難度:0.9
          • 12.某地擴建城市廣場的過程中,清除了很多野生植物,鋪設地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46引用:22難度:0.5
          • 13.人類及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是(  )

            組卷:60引用:62難度:0.9
          • 14.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A的過程中,若視野從甲調整為乙,需要移動裝片的方向以及應先后調節的顯微鏡結構一般是(  )

            組卷:34引用:6難度:0.7
          • 15.在我省生長著外來物種薇甘菊,它茂密的藤蔓纏繞或覆蓋住當地植物,奪走本屬于當地植物的陽光和養料,嚴重影響當地植物的生長。薇甘菊與當地植物的關系是(  )

            組卷:201引用:71難度:0.9
          • 16.植物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是(  )

            組卷:230引用:11難度:0.9
          • 17.洋蔥根尖細胞進行分裂,一個細胞分裂形成(  )

            組卷:29引用:8難度:0.7

          二、簡答題(每空1分,共25分)

          • 52.如圖為某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根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此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是
             

            (2)寫出其中最長的一條食物鏈,可表示為:
             

            (3)若要構成一個生態系統,圖中還缺少的成分是
             
             
            。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如果人類大量捕殺青蛙,造成的后果是
             

            (4)如果為了消滅害蟲,在小麥上噴灑難降解的有機磷農藥,則農藥中的有毒物質會通過
             
            積聚,最終受害的是
             

            組卷:15引用:1難度:0.3
          • 53.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這是為什么呢?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嗎?小明同學對此進行了探究,請你將他探究活動的過程寫完整:
            提出問題: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
            作出假設: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
            制訂計劃:材料:長方形鐵盒,紙板,玻璃板,計時器,濕土,10只鼠婦。小明設置了如下表所示實驗方案:
            鼠婦 數量① 環境② 土壤③
            1組 10只 黑暗 潮濕
            2組 10只 明亮 干燥
            (1)小明實驗設計存在的問題是
             
            ,更正辦法是
             

            A.把第1組的環境改為“明亮”
            B.把第2組的環境改為“黑暗”
            C.把第1組的土壤改為“干燥”
            D.把第2組的土壤改為“潮濕”
            (2)本實驗的變量應該是
             
            ,設置第1組的作用是
             

            (3)這個實驗中,所用鼠婦的數量是1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A.減少誤差
            B.數量多便于觀察
            C.便于計算
            D.好玩
            (4)實施計劃:小明同學修正實驗方案后,做了5次重復實驗,結果如下表。
            環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陰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為了使實驗結論更準確,上述重復實驗的數據應取
             
            值。
            (5)根據實驗結果,你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組卷:11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