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6/28 8:0:9
一、選擇題(共10個小題,1--8為單選每題2分,9、10為多選每題3分共22分)
-
1.下面是小芳的一些估算,你認為符合實際的是( ?。?/h2>
A.教室門的高度是3m B.一個成年人正常步行時的速度約為5m/s C.一個初中學生所受重力約為500N D.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0.5kg 組卷:20引用:2難度:0.8 -
2.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速度大的物體慣性大 B.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是為了利用自身的慣性以提高成績 C.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就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組卷:675引用:17難度:0.6 -
3.2022年2月,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下列關于冬奧會的運動場景,解釋正確的是( ?。?img alt src="http://img.jyeoo.net/quiz/images/202206/457/47342594.png"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
A.圖甲:冰壺表面打磨得很光滑,是為了增大摩擦力 B.圖乙:滑雪板面積較大,是為了增大壓強 C.圖丙:冰球離桿后繼續運動,是因為冰球具有慣性 D.圖?。夯\動員轉彎滑行時,處于平衡狀態 組卷:490引用:15難度:0.5 -
4.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立方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圖中虛線將其分割成體積相等的a、b兩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傾倒)對水平地面產生的壓強最大的是( ?。?/h2>
A. B. C. D. 組卷:2922引用:42難度:0.5 -
5.如圖所示是我國海軍某艦隊的“強國號”潛水艇在海水中懸浮、上浮、漂浮的訓練過程,下列對此潛水艇分析正確的是( )
A.懸浮和漂浮時受到的浮力相等 B.漂浮時潛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壓強最大 C.上浮過程中所受的浮力逐漸增大 D.漂浮時排開的海水所受重力最小 組卷:12引用:3難度:0.5 -
6.如圖是055型驅逐艦,它是我國未來海軍的中堅力量,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面“戰斗機”。其排水量為12000t,吃水深度為6.6m。關于該驅逐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h2>
A.該驅逐艦在海上航行時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B.排水量指的是驅逐艦滿載時排開水的重力 C.因為流速越大的位置流體壓強越小,所以兩艘驅逐艦可以近距離并排航行 D.該驅逐艦吃水深度越深,艦底受到水的壓強越大 組卷:240引用:11難度:0.5 -
7.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時,能省力的是( )
A.
瓶蓋起子B.
托盤天平C.
筷子夾食品D.
理發剪刀組卷:451難度:0.8 -
8.下列實例中,應用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的是( ?。?/h2>
A.用吸管吸飲料 B.用高壓鍋煮食物 C.茶壺的壺蓋留有小孔 D.火車站臺設置安全線 組卷:465引用:10難度:0.7 -
9.水平桌面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溢水杯甲和乙,杯中裝滿了水,將兩個體積相同、材料不同的實心小球A和B分別輕輕放入溢水杯中靜止,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小球A的質量小于小球B的質量 B.甲杯對桌面的壓強等于乙杯對桌面的壓強 C.小球A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B受到的浮力 D.水對甲杯底的壓強等于水對乙杯底的壓強 組卷:110引用:3難度:0.5 -
10.小武用如圖所示滑輪組勻速提升500N的重物,10s內物體上升了1m。大滑輪重20N,每個小滑輪重10N,滑輪組的繞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200N。不計繩重及滑輪與軸之間的摩擦,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h2>
A.動滑輪對重物做的功為520J B.小武施加的拉力的功率為52W C.使用此滑輪組能勻速提起重為570N的物體 D.若機械效率為80%,則提升的物重為160N 組卷:934引用:7難度:0.5
五、實驗題(每空1分,共31分)
-
31.“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1)如圖甲所示,杠桿處于靜止狀態。為方便測量 ,應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2)某小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次數 動力F1/N 動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0.5 0.3 1 0.15 2 1.5 0.1 3 0.05 3 3 0.1 1.5 0.2
(3)如圖乙所示,在 (選填“A”、“B”或“C”)點豎直 (選填“向上”或“向下”)拉時,可使杠桿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此時杠桿屬于省力杠桿;
(4)在完成實驗后,小輝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完成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如圖丙所示,輕質杠桿可繞O點轉動,它的中點掛有100N的重物,在杠桿右端用豎直向上的力F=N,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組卷:13引用:2難度:0.6 -
32.有人說,同一機械的機械效率是不變的,小華設計了“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與所提升重物質量的關系”實驗,來檢驗此說法是否正確。
(1)用筆畫線代替繩子,在圖甲中畫出最省力的繩子繞法。
(2)實驗中應沿豎直方向緩慢拉動彈簧測力計。
(3)如圖乙所示,小華在實驗中保持滑輪組不變,改變重物的質量,通過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繩子使重物緩緩上升,測得數據如下表(g取10N/kg):序號 重物質量/kg 重物上升距離/cm 彈簧測力計/N 繩端移動距離/cm 機械效率 1 0.1 10 1.1 20 45.5% 2 0.2 10 1.6 20 --- 3 0.3 10 2.1 20 71.4% 組卷:57引用:6難度:0.5